2023年10月1日,中國駐新加坡使館臨時代辦朱憬在新加坡《聯合早報》刊發國慶獻辭,介紹新中國成立74年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展望中新兩國關系發展。獻辭全文如下:
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74歲華誕。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全體工作人員與在新加坡工作、學習和生活的中國同胞共享節日的喜悅,共同祝福偉大祖國繁榮昌盛,并向長期支持中新關系發展的新加坡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謝。
74年前的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中國人民向世界莊嚴宣告,近代以來中國積貧積弱、受人欺凌的歷史結束了,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從此開啟了新紀元。
74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歷經千辛萬苦,成功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過去十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速達6.2%;最近三年年均增速為4.5%,高于世界平均增速約2.5個百分點。中國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年均減貧1237萬人,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人口。中國已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在關鍵核心技術上不斷實現突破。
去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成功召開,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起步之年,我們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拼經濟”“強發展”的決心和意志無比堅定,又交出亮眼“成績單”。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復蘇,總體回升向好。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5%,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世界銀行、經合組織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別預測2023年中國經濟將增長5.6%、5.4%和5.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指出,今年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為1/3。像過去多年一樣,中國經濟仍然是全球經濟的“領頭羊”和推動全球增長的最重要“發動機”。
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這將引領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走得通、行得穩,實現強國富民、民族復興。一個人口規模巨大的中國式現代化,必將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更強勁動能;一個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必將為各國共同發展開辟更廣闊路徑;一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中國式現代化,必將為世界和平穩定帶來更多確定性;一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中國式現代化,必將為人類社會進步開創更美好前景。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具有重大時代意義,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是中國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路徑,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光輝范例。今年,“一帶一路”倡議迎來10周年。10年來,中國同沿線國家不斷推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帶一路”逐步從理念變為實踐,從藍圖變為現實,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發展為精謹細膩的“工筆畫”,已經成為當今世界范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和全球公共產品。當前,中國已同150多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拉動投資近萬億美元,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為沿線國家創造42萬個工作崗位,讓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
中國和東盟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成果尤為亮眼,金港高速公路引領柬埔寨邁入“高速時代”,中老鐵路助力老撾實現“陸聯國”夢想,東盟首個高鐵雅萬高鐵成功試運營,越南河內輕軌二號線項目落成投用,中老泰鐵路、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建設提速,中國和東盟以高效互聯互通共促區域經濟一體化欣欣向榮。特別是中國和新加坡依托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共同打造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成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標桿。本月中方將舉辦第三屆“一帶一路”合作國際高峰論壇,同國際社會一道總結經驗、擘畫藍圖,引領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持續向前發展,書寫國家互利共贏、人民相知相親、文明互學互鑒的時代新篇。
再過兩天我們將共同慶祝中新建交33周年。今年并非逢五或逢十的大慶年份,但在雙邊關系歷史中卻意義非凡。今年3月,習近平主席同李顯龍總理宣布將雙邊關系升級為“全方位高質量的前瞻性伙伴關系”,為新時期兩國關系高水平發展指明了方向。不久前,習近平主席向尚達曼總統致賀電,再次確認新關系定位的重要意義。“高質量”已成為中新合作最鮮明的標識,為雙方不斷充實中新關系內涵提出了新的更高水平要求。在新定位下,新方將繼續支持中方推動高質量發展和深化改革開放;中方歡迎新方繼續參與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支持新加坡的持續發展與繁榮。
兩國最高領導人對雙邊關系的把舵領航助推兩國各層級交往熱情。黃循財副總理在李顯龍總理訪華后不久即赴中國訪問,并將在年內再次赴華出席中新雙邊合作機制會議。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和外交部長王毅兩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先后訪新,從不同角度就落實好中新關系新定位同新方深入交流。今年以來,新方超過三分之一內閣成員赴華參訪,中國各地方逾百團組訪新開展商貿洽談。在兩國高層的親自關心和推動下,中新間直飛航班已恢復到疫情前近八成,7月下旬中國還恢復對持普通護照赴華經商、旅游觀光、探親訪友和過境的新加坡公民15天免簽入境政策。兩國人民“走親戚”的交往熱情得到有力激發和保障。
密切交往促進兩國各領域務實合作持續深化。中新已實質性完成兩國自貿協定升級后續談判,將在今年盡快完成相關議定書簽署,為世界經濟的開放融通注入新的動力。今年1-6月,中新雙邊貿易額達556.3億美元,同比增長18.6%,雙方互為重要貿易伙伴的地位繼續鞏固。蘇州工業園、天津生態城、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以及新加坡與中國8個地方省市合作機制運行良好、成果豐碩。廣州知識城、深圳智慧城市等著眼未來發展的新項目正不斷在數字化、綠色化轉型等新領域挖掘新增長機遇。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持續為中新兩國、東南亞及其他地區之間提供快捷高效的聯通。
中新互為友好近鄰和重要合作伙伴。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新攜手走出一條互學互鑒、合作共贏的成功之路,不僅有利推動各自發展振興,也為地區國家合作發揮示范作用。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新關系將不斷邁上新臺階、兩國現代化進程將更好交融互促,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為地區和平、繁榮、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祝愿中新兩國繁榮昌盛,中新友誼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