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5月5日報道:4月份,企業產出和新訂單大幅增加,推動新加坡私人領域商業活動加速擴張,達到六個月以來最高水平。
根據標普全球(S&P Global)星期四(5月4日)發布的最新報告,4月份,經季節性調整的新加坡整體采購經理指數(PMI)從3月份的52.6上升至55.3,顯示新加坡私人領域商業情況連續每月有所改善。4月分PMI是自去年11月以來的最高紀錄。
采購經理指數高于50,意味著經濟處于擴張狀態,低于50則表示經濟陷入萎縮。
報告指出,PMI改善的主要原因是新加坡私人領域企業新業務加速增長。
市況更穩健和客戶開支水平改善,使新訂單的增幅達到五個月以來最高水平。外國對新加坡商品和服務的需求改善,3月份下滑的新出口業務在4月份適度增長。
顧客需求更穩健和新訂單增加,推動產出進一步上升,擴張步伐加快至六個月新高。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經濟指標副總監菲迪斯(Annabel Fiddes)指出,需求更穩定的情況將鼓勵企業以更快的速度擴大勞動隊伍,推動采購活動增加。
她說,數據顯示,企業正在為未來幾個月的持續增長做準備,但成本壓力仍然處于歷史高位,導致企業加快調高價格。
報告指出,新業務增長步伐的加快對企業的營運能力造成更大壓力。值得注意的是,積壓工作的增速達到五個月以來的新高。為了擴大產能,企業在二季度初將招聘更多員工。
客戶需求持續上揚促使企業的采購活動五個月以來首次增加。經過四個月的削減庫存(destocking)后,投入品的庫存水平開始趨穩。
4月份,新加坡私人領域企業的整體營運開銷不斷加速上漲。基礎數據顯示,采購成本上漲速度快于員工成本。采購成本上升通常是因為匯率變動以及運費與原料價格上漲。為確保營運利潤率不受影響,企業再次上調平均售價。
新加坡私人領域企業對未來12個月商業活動德展望持非常樂觀的態度,企業預期未來幾個月的顧客需求將繼續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