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网站app视频免费下载,中文字幕一人妻厨房被公,亚洲 欧美 另类 综合 偷拍,91POPNY国产熟女

去年電子商務詐騙案激增近75%

2023-05-06 00:00:00 編輯:貿促會駐外代表處新加坡 駐新加坡代表處發布

《聯合早報》中文版5月5日報道:去年新加坡共通報4762起電子商務詐騙案,比2021年激增74.5%。在這些案件當中,六成以上是通過Carousell和臉書行騙,這兩個平臺連續第二年在電子商務市場交易安全評級中墊底。

新加坡內政部打擊詐騙跨部門委員會星期四(5月4日)發布2023年電商市場交易安全評級(E-commerce Marketplace Transaction Safety Ratings)。六個電商平臺維持去年的評級,從高至低依次為獲得四個勾的亞馬遜(Amazon)、Lazada和趣天網(Qoo10)、三個勾的蝦皮(Shopee)、兩個勾的Carousell以及一個勾的臉書市場(Facebook Marketplace)。

2022年亞馬遜和趣天網沒有接獲任何詐騙報案,Carousell和臉書接獲最多報案,分別為1834起和1138起,比2021年的998起和562起增加約一倍。這兩個平臺的案件約占2022年電商案件總數的62%。

安全評級是根據電商平臺采取的不同反詐騙措施,將它們的等級劃分為一至四個勾。如果電商平臺已采取所有重要的反詐騙措施來確保用戶的真實性、交易的安全性、消費者損失補救渠道的可用性,以及反詐騙措施的有效性,即可獲得滿分四個勾。評級措施于2022年首次發布,每年4月更新一次。

內政部文告指出,近期業者陸續推出不同防詐騙措施。蝦皮從2022年底開始要求賣家使用身份證件進行認證,Carousell要求官方網店和授權賣家在出售二手奢侈包、手機和汽車時須事先檢查產品,Lazada則在去年底推出買家查收功能,讓消費者在指定期限內認證產品后,平臺才把款項轉給賣家。

消協吁政府強制 電商平臺對賣家進行認證

新加坡消費者協會主席楊益財星期四在臉書發帖文,呼吁政府強制要求所有電商平臺對賣家進行認證,并通過第三方付款商來保障消費者預付款項時的權益。

他說,為了改善消費者在網購時面臨的痛點,消協將推出新的消協保證標志(CaseTrust)認證框架,涵蓋電商業者從預售到售后的整個過程。

內政部呼吁消費者采取三個行動(ACT)進行自我保護:一是加(Add),主動加設防詐騙應用ScamShield等安保措施;二是查(Check),時刻留意詐騙跡象,確保交易是通過真實平臺與合法對象完成;三是舉報(Tell),遇到詐騙案后盡快報警,防止更多人受害。

政府提醒,在電商平臺購物時,消費者一定要注意賣家是否進行認證,并使用第三方付款方式,避免通過銀行轉賬直接付款給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