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5月4日報道:隨著發達經濟體增長放緩和信貸狀況收緊,新加坡制造業連續兩個月萎縮,4月份萎縮幅度擴大。
今年二季度以來,整體制造業的萎縮速度在加快。經濟師認為,如果二季度制造業進一步下滑,新加坡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的風險將上升。
新加坡采購與物流管理學院(SIPMM)星期三(5月3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新加坡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下滑0.2至49.7,這主要是因為新訂單、新出口與就業以及工廠產出大幅下降。庫存減少的速度也在放慢。
PMI在50以上意味著制造業處于擴張狀態,50以下反映陷入萎縮。
報告指出,制造業的制成品連續14個月處于萎縮狀態,但萎縮的速度有所放緩,進口的萎縮速度加快,積壓訂單減少,供應商交付加快。
SIPMM副總裁傅慧玲在文告中指出,受歐美銀行業危機影響,全球經濟前景持續不穩,美國第一共和銀行(First Republic Bank)是最新陷入困境的銀行。
電子業連續九個月萎縮
在制造業領域中,電子業連續九個月萎縮,4月份PMI下跌0.2至49.2,主要原因是新訂單、新出口、庫存和就業加快萎縮。
馬來亞銀行證券經濟師蔡學敏在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制造業活動和訂單表現出現惡化的狀況,可能反映出發達經濟體的增長放緩和信貸狀況收緊。
二季度經濟情況有可能進一步惡化
蔡學敏認為,新加坡整體制造業和電子業PMI萎縮幅度擴大,意味著二季度經濟下滑的局面有可能進一步惡化。如果制造業在二季度進一步下滑,新加坡經濟連續兩個季度環比萎縮的技術性衰退風險將上升。
根據新加坡貿工部數據,今年一季度新加坡經濟比去年同期僅增長0.1%。經季節性調整后,一季度經濟環比萎縮0.7%。
大華銀行高級經濟師柳天成在受訪時透露,最新的4月PMI數據顯示,電子產品下行周期持續和外部需求疲軟,導致新加坡制造業繼續低迷。
他預期今年上半年制造業PMI將繼續處于萎縮狀態,下半年是否恢復尚不明確。他維持新加坡制造業今年萎縮5.4%,全年非石油國內出口(NODX)萎縮5.5%的預測。
4月份,整體制造業的投入價格繼續下滑,指數從3月份的50.6跌至50.3,為2020年10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電子業的投入價格指數也從50.1跌至49.9,是自2020年5月以來首次跌至50的榮枯線之下。
柳天成說,外部需求進一步惡化、供應鏈瓶頸問題緩解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可能會促使投入價格進一步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