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4月27日報道:新加坡整體制造業產值連續六個月下跌,但跌勢有所放緩,且優于市場預期,同比跌幅從2月的9.7%縮窄至3月的4.2%。
經濟師指出,由于電子產品下行周期惡化和外部需求疲軟,制造業前景不樂觀,預計二季度保持低迷,直到下半年才可能出現轉機。
彭博社較早前的調查顯示,經濟師對3月份整體制造業產值的中位數預測為同比萎縮6.1%。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星期三(4月26日)發布的預估數據顯示,不包括生物醫藥制造業,3月份,制造業產值同比下跌6.0%,高于前一個月5.8%的跌幅。
經季節性調整,3月份,整體制造業產值環比上漲9.3%,逆轉前一個月12.5%的跌幅。如不包括生物醫藥制造業,制造業產值環比上漲5.1%,扭轉2月9.0%的跌幅。
華僑銀行首席經濟師林秀心說,二季度制造業出現轉機的機會渺茫,只有到了下半年才有望實現。外部需求越來越具有不確定性,發達經濟體的衰退風險對制造業和貿易活動造成沖擊,二季度制造業活動將保持低迷。
按領域來看,3月份,交通工程業和生物醫藥制造業表現最好。
交通工程業產值同比增幅從2月的22.4%增至3月的23.5%。造船廠活動提升以及油氣設備增產,促使海事與岸外工程擴張48.4%,全球航空運輸復蘇使商業航空的保養、維修與翻修(MRO)活動增加,推動宇航業上升22.5%。
生物醫藥業產值3月漲7%
3月份,波動較大的生物醫藥制造業產值同比上漲7%,扭轉前一個月34.1%的跌幅。醫療器械的出口需求增加推動醫療科技增長18%,生產的活性藥物成分組合不同造成制藥下滑1%。
3月份,電子業、化學業、精密工程業和一般制造業表現遜色,產值跌幅介于5.6%至11.8%。
3月份,占制造業產值權重最大的電子業萎縮8%,跌幅低于前一個月的11.4%。半導體、信息通信和消費電子產品、其他電子模塊和組件,以及計算機外圍設備和數據存儲全部下跌,跌幅介于6.4%至25.2%。
大華銀行高級經濟師柳天成指出,占電子業產值近85%的半導體連續五個月下跌,跌幅從2月份的12.7%縮窄至3月分的6.4%。亞太區域半導體銷售下跌趨勢惡化,預示半導體需求將進一步惡化,加劇電子產品下行周期。
他認為,制造業產值最新數據反映新加坡制造業前景不太樂觀,由于電子產品下行周期惡化和外部需求疲軟,他維持今年新加坡制造業將萎縮5.4%的預測。
經發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新加坡整體制造業產值下跌5.6%,不包括生物醫藥制造業,產值跌幅擴大至6.3%。
新加坡貿工部之前預估今年一季度新加坡制造業萎縮6%,除交通工程業外,制造領域其它行業的產出全部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