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4月15日報道:今年新加坡經濟增長可能比預期要緩慢,通貨膨脹處于高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認為,過去五次收緊貨幣政策已減緩物價上漲趨勢。金管局現決定按兵不動,不再加快新元升值步伐。
新加坡貿工部和金管局星期五(4月14日)分別發布第一季度經濟評估和半年一度的貨幣政策聲明。
貿工部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新加坡經濟同比增長0.1%。經季節性調整后,第一季度經濟環比萎縮0.7%。
金管局在政策聲明中說,今后一個時期,金融條件收緊將進一步拖累全球投資和制造業,去年多數區域經濟體經濟復蘇對需求的提振效應將在今年逐漸消退。
整體而言,2023年新加坡的主要貿易伙伴的經濟增長將放緩,增速低于前兩年。今年新加坡的經濟增長前景因此變得暗淡。
預計今年新加坡的經濟增長將從去年的3.6%放緩到0.5%至2.5%。
進口通脹已是負值 預計將再次放緩
在未來幾個月,新加坡的核心通脹將保持在高位,今年下半年有可能明顯下降。金管局指出,新加坡的進口通脹已是負值。如果全球供應未受到新的沖擊,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和更強的新元匯率,將促使進口通脹進一步放緩。
金管局評估了目前新元名義有效匯率(S$NEER)的升值路徑,認為可以確保中期價格穩定,因而維持新元匯率政策區間的現行升值水平,匯率可波動范圍的寬度和中間軸也保持不變。
金管局表示,在通脹和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將繼續對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發展保持警惕。
金管局預測今年新加坡的平均核心通脹率為3.5%至4.5%。整體通脹率較高,為5.5%至6.5%,反映出擁車證供應吃緊以及住宿費上漲。
如果不考慮消費稅上調的影響,預計平均核心通脹率為2.5%至3.5%,整體通脹率為4.5%至5.5%。
到今年年底,預計核心通脹率將降至2.5%左右。如果排除消費稅上調的影響,核心通脹率將進一步走低,接近歷史平均水平。
經濟師:一年半的貨幣政策緊縮周期已經結束
經濟師認為,金管局這次按兵不動,10月份也將不會再收緊貨幣政策。金管局前年10月啟動的貨幣政策緊縮周期已經結束。
鑒于第一季度經濟整體增長不如預期,經濟師調低了新加坡全年經濟增長預測。
華僑銀行首席經濟師林秀心把全年經濟增長預測從1.8%調低至1.5%。她指出,制造業和電子業已經疲弱,批發貿易以及金融和保險業等面向國內的經濟活動也開始轉弱。
如果全球逆風加劇,國內勞動市場將在今后一個時期面臨進一步放緩的風險,這可能會打擊消費者信心,促使一些人勒緊褲帶,進而影響私人消費。
馬來亞銀行證券經濟師蔡學敏和李主禮將新加坡全年經濟增長預測從1.7%下調至0.8%,花旗集團經濟師吉偉正將新加坡全年經濟增長預測從1.8%調低至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