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4月14日報道:長時期維持過于寬松的貨幣政策將會對金融穩(wěn)定產生影響,金融系統(tǒng)已面臨沖擊,沖擊的壓力可能比所見的要大。
負責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事務的國務資政兼社會政策統(tǒng)籌部長尚達曼在4月12日網絡新聞媒體Semafor主辦的首屆世界經濟峰會上發(fā)表上述看法。這場峰會在美國華盛頓特區(qū)舉行。
他在談到全球經濟狀況時說,大家沒有很準確地了解貨幣政策和金融穩(wěn)定之間的關系,只是大致知道兩者的關系。如果超過一定限度、非常寬松的貨幣政策維持很長時期,將會對金融穩(wěn)定帶來沖擊。
尚達曼說:“利用極低利率,以及讓巨額資金流入體系的貨幣政策將會對金融穩(wěn)定產生影響。這會造成錯誤定價風險、資產市場過熱,以及忽略一些無法馬上看見的問題。這些脆弱點會越積越多,直到我們無法置之不理。”
他認為,貨幣政策不能與財政政策完全獨立,不能單靠通脹目標來決定是否結束寬松的貨幣政策。
沖擊主要來源并非經濟因素
尚達曼強調在國家體系中建立韌性的必要性。我們生活在一個受到眾多沖擊的世界中。這些沖擊的主要來源并非經濟,如環(huán)境的潛在變化、疫情風險、地緣政治風險等。我們必須意識到這些沖擊和阻撓給經濟造成的巨大影響,思考如何在經濟和社會中建立韌性,在沖擊到來之前投入資金進行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