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3月30日報道:新設立的海事與岸外轉型計劃旨在為專業人士提供培訓平臺,支持中小型海事與岸外企業開發低碳解決方案,進一步推動該領域去碳化進程。
隨著全球能源轉型趨勢的加快,新加坡海事與岸外領域希望能通過各種創新方案和科技,減少碳足跡和碳排放量。
新加坡海事工業商會(ASMI)星期三(3月29日)和造船與海事工程雇員聯合會(SMEEU)以及全國職工總會就業與職能培訓中心(e2i)合作推出海事與岸外轉型計劃(Marine & Offshore Transformation Initiative)。新加坡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陳圣輝出席活動并致辭。
計劃面向正轉向數字技術或希望開拓岸外再生能源和去碳化領域的公司。參與計劃的公司可自行選擇合適的員工作為去碳化倡導者(Marine Decarbonisation Champion)開展培訓,掌握更多實用技能。目前已有三十家企業參與這項轉型計劃。
Strategic Marine是參與計劃的企業,已制定數字技術方面的去碳化策略。公司通過增強實境(AR)技術訓練焊工,既減少浪費鐵資源,又可讓工人在正式施工前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
被選為公司去碳化倡導者的企業融資與特別項目總經理謝財添在受訪時說,他曾帶領公司獲得低碳新加坡計劃(LowCarbonSG)證書,是企業去碳化的支持者。
東南亞第一艘混合動力人員運輸船(Crew Transfer Vessel)的移交儀式星期三舉行。Strategic Marine首席執行官曾榮耀說,混合動力人員運輸船具有類似豐田普銳斯(Toyota Prius)混合動力車的操作特點。與傳統的運輸船相比,混合動力人員運輸船碳排放量大幅減少,柴油燃量下降20%至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