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3月21日報道:在本周美聯儲舉行利率決策會議之前,瑞士銀行(UBS)并購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的舉動波及亞太和歐洲銀行股,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星期一(3月20日)受權重的銀行股拖累,挫跌43.52點或1.37%,閉市報3139.76點。
銀行股明顯受壓,新加坡三家銀行的股價跌1.01%至1.47%,海指成分股僅有兩只股價上漲。
新加坡凱基證券研究部主任陳廣治在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亞太市場持續的被拋售主要是受瑞銀收購瑞信消息影響。與瑞信上周五的閉市價相比,收購交易將瑞信的價值削減了60%。
“同時,額外的一級債券(AT1)持有者也被燒到,因為價值170億美元的整批債券將被完全注銷。這個重組違反了回報的優先順序,因為在銀行的資本結構中,AT1優先于股權。
“這筆交易引發了人們對瑞銀在收購瑞信后盈利能力的擔憂。總而言之,銀行業的危機還遠未結束。投資者還需關注本周三美聯儲的加息決定。”
新加坡星期一晚上8時左右,瑞信股價在瑞士股市暴跌60%,瑞銀則挫跌4%。
分析: 因擔心美聯儲宣布加息 新加坡銀行股下跌
盈立證券uSMART市場策略師黃佳仁在接受訪時說:“繼星期一瑞銀和瑞士信貸被迫合并后,投資者擔心全球銀行業危機比預期的要嚴重,更多銀行面臨流動性問題。”
他說:“海指星期一出現了廣泛的拋售,新加坡銀行股價下跌不僅是因為全球銀行業危機,還因為擔心如果美聯儲早于預期開始降息,凈利息收益率(NIM)將會被壓縮。”
根據CME FedWatch工具,交易員預計,美聯儲將在星期三召開的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上決定加息0.25%。投資者擔心加息可能會進一步引發金融不穩定。
IG市場策略師葉俊榮在受訪時指出,市場參與者仍然不確定監管制機構最近采取的舉措是否能阻止銀行業的進一步惡化。對瑞信股價的收購大折價以及對瑞銀額外一級債券的完全減記,顯然使利益相關者更加失望,擔心在任何潛在的危機中可能被取消優先權,這促使亞洲銀行在星期一市場遭遇一些降低風險的操作。
他指出,有人可能會說,亞洲銀行的資本更加充足,星期一的情況可能是一些非理性的因素在起作用。
雖然如此,他認為:“在更大的范圍內,最近市場對銀行的情緒動搖,可能會促使融資成本增加、監管收緊以及貸款標準提高,代價將是貸款增長和經濟增長放緩。這可能對消費者支出和企業盈利增長產生更長期的影響。
“從海指星期一的情況可明顯看出降低風險的過程,投資者在努力消化全球經濟風險。”
他相信所有的目光都將集中在接下來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會議,這為各國政府提供另一個安撫和穩定市場情緒的機會。
新加坡股市星期一整體交易量減至15億3000萬股,交易總值跌至12億3000萬元。全場上升股194只,下跌股407只。30只海指成份股中,26只下跌,兩只上漲,兩只持平。
星展集團控股(DBS)交易總值最高,達到1億9936萬元,股價跌1.01%至32.22元;大華銀行(UOB)股價跌1.16%至28.21元;華僑銀行(OCBC)跌1.47%至12.08元。
第二房地產(Second Chance Properties)星期一閉市后透露,預計上半年集團凈利同比將顯著增加,主要是因為投資房地產脫售收益的貢獻增加。它將在3月29日發布上半年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