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1月18日報道:盡管全球經濟情況惡化,但中國經濟有望強勁反彈,可提振今年東盟與中日韓的經濟表現。
東盟與中日韓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AMRO)星期二(1月17日)發表的最新報告指出,全球環境疲軟影響了本區域對外貿易的發展勢頭。美國和歐元區積極收緊貨幣政策對今年經濟活動造成的影響會更加明顯,這意味著東盟與中日韓的出口訂單表現將會疲軟。
由于美國和歐元區的制造業活動繼續疲軟,預計全球經濟的擴張速度將更加緩慢,AMRO下調東盟與中日韓今年的增長預測,從4.6%下修至4.3%,但仍高于去年3.3%的增長。今年中國經濟預計將強勁反彈至5%,高于去年的3%。對日本和韓國經濟增長的預測分別為1.2%和1.9%。
對東盟國家的增長預測則從4.9%稍微調至4.8%。其中,預計新加坡經濟將增長1.8%,低于之前預期的2%。
報告指出,旅游業持續復蘇,尤其是中國游客人數回升,將為本區域的經濟增長提供助力。中國優化調整防疫政策帶動國內需求恢復,因此中國的經濟增長可能會加速。
AMRO首席經濟師許和意在說明會上說:“盡管美國和歐洲面臨較高的經濟衰退風險,但中國經濟表現走強將為區域經濟活動提供支持,可提振區域內旅游業的表現。”
許和意認為,中國經濟將會在第二季度開始反彈,這有助于抵消來自美國和歐洲的逆風。此外,通貨膨脹已經開始放緩,預計美聯儲將放寬貨幣政策,這對本區域經濟來說是個利好因素。
新加坡通脹料放緩
關于新加坡的通脹情況,他說,新加坡是食品進口國,食品價格和燃料價格高漲,推動通貨膨脹不斷上升。不過,他預計新加坡今年通脹會放緩。
報告對今年東盟與中日韓通脹率的預測為4.5%,高于之前估計的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