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1月7日報道:盡管2022年的宏觀經濟面臨挑戰,但新加坡信貸市場仍保持韌性,去年發行223億元債券,信貸素質也相應提高,分析師預計今年的債券發行依舊強勁。
華僑銀行最新發表的《2023年新元信貸展望報告》指出,去年全球經濟充滿挑戰,俄烏沖突引發能源市場震蕩以及供應鏈受干擾,導致通脹率創下10多年來的新高。這促使大多數央行采取鷹派立場,上調利率和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新加坡信貸市場大致上保持韌性,去年的債券額接近2021年總計發行的252億元,同比下跌12%。2021年的債券發行量是九年來的最高水平。
整體而言,新加坡的信貸素質更高,發行者主要是金融機構和政府相關機構。其中,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券數量最多,占債券總額的41.7%,金額為93億元,較2021年多出16%。政府相關機構發行的債券數量排名第二,占債券總額的38.2%,金額為85億元。政府相關機構包括法定機構和公共資助大學,不包括主權基金。
在利率攀升的背景下,發行者傾向于發行一年至五年這類期限較短的債券,以避免長期較高的籌資成本。
展望2023年,預計今年通脹率將放緩,最糟糕的情況已經過去。但華僑分析師認為,企業信貸情況預料受壓,信貸差價可能因為收緊貨幣政策產生的滯后反應而擴大。
報告指出,今年利率將保持高企,建議投資者采取短期策略,以更好地控制信貸風險。
此外,今年經濟增長的疲弱,可能導致投資減少,影響債券發行。發行者期盼美聯儲改變政策立場,等到2023年年底或2024年初再采取行動。
關于新加坡房地產投資信托(S-REIT),報告指出,去年這個領域發行的債券大減,同比跌60%至12億2000萬元。
分析師認為,S-REIT將在今年上半年強烈感受到更高利率帶來的挑戰。他們預計,追蹤的REIT很可能出現按市價計算的虧損(mark-to-market loss)。
在私宅市場方面,分析師預測,受利率飆升和宏觀經濟條件更弱的沖擊,今年私宅房價漲幅料放緩至3%至5%。但由于房屋供應不足,需求堅挺,仍將為房地產市場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