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11月29日報道:數字銀行在新加坡登場,提供傳統銀行沒有的服務,兩者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認為,數字銀行不會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性,反而有助于拓展金融市場的規模。
根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上星期五(11月25日)發布的年度《金融穩定評估》報告,數字銀行采用創新經營模式,能為沒有獲得金融服務的年輕人和微型企業提供服務。
數字銀行能加強金融包容性以及提供增加金融產品和服務,來擴大市場規模,而不只是同傳統銀行進行損害利益的競爭。
“數字銀行可采用新的運作程序和渠道來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降低成本,接觸到更多客戶。”
報告也說,銀行選擇增多可能促使客戶轉換銀行,市場份額縮小。雖然現有和新進金融機構可能針對相同客戶群,但數字銀行在新加坡仍是一個新概念,許多客戶可能采取觀望態度。數字銀行目前對傳統銀行帶來的競爭威脅似乎不大,反而能推動創新。
金管局指出,傳統銀行為了保持競爭力而開始創新并提高效率。不論是增加收入還是降低成本,都能提高盈利。
“盈利增加對金融市場的穩定很重要,因為盈利是重要的資本來源,能讓銀行有效緩解信貸損失帶來的影響。”
信貸盈利科技等項目 數字銀行或面對風險
雖然數字銀行對新加坡金融市場的發展有利,但金管局同時也考量數字銀行在信貸、流動資金、盈利、科技和第三方外包項目方面可能面對的風險。
例如,數字銀行貸款給薪金不高且信貸評級較低的年輕人,這些貸款可能是無抵押貸款或風險較高的貸款,如房屋貸款。
數字銀行面對激烈競爭可能導致利潤下滑,這會影響銀行累積資本的能力。
主要在線上操作的數字銀行可能受到網絡攻擊,電腦系統也可能出現故障,這都可能導致銀行服務中斷,甚至重創銀行聲譽,失去客戶的信賴。
此外,數字銀行應用更多科技,因此可能采用同樣的第三方外包服務商,若它們的運作中斷,風險可能蔓延到更廣泛的金融領域。
金管局說,在新加坡四家獲得執照的數字銀行當中,三家已經在今年第二季或第三季開始營業。由于這些銀行開業不久,營業數據和信息不足,因此金管局在評估數字銀行財務穩定時面臨限制。
此外,金管局對數字銀行擴大規模和經營范圍采取循序漸進的措施,因此數字銀行對銀行體系的影響還未顯現。
盡管如此,隨著數字銀行逐漸在市場站穩腳步,金管局將更加密切關注這些營業指標,并利用這些指標對金融業的情況和穩定進行量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