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7月30日報道:總就業人數較大比率的增長來自非居民,他們主要集中在建筑和制造業,人力部預計未來幾個月里,非居民就業率會持續強勁增長,但居民就業率增長在失業情況改善后,預計就會相對更低。
本地勞動市場持續復蘇,隨著更多非居民雇員回流,第二季度的總勞動隊伍提速增加,有多6萬4400人加入職場。居民就業人口也穩健增加,增長主要集中在資訊通信業、專業服務和金融服務領域,顯示本地雇員多能找到技術含量高的工作。
新加坡人力部星期五(7月29日)發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勞動市場報告》預估數字顯示,本地總就業人數(女傭除外)第二季度增幅達1.9%或6萬4400人,高于第一季度的1.2%或4萬2000人。其中,較大比率的增長來自非居民,他們主要是集中在建筑和制造業,這也是新加坡居民占比較低的兩個行業。隨著本地4月起大幅放寬邊境限制,這些領域的雇主大力招聘以填補之前人員的流失,并滿足上升的需求。
新加坡人力部預計未來幾個月里,非居民就業率會持續強勁增長,但居民就業率增長在失業情況改善后,預計就會相對更低。
本地失業率自2020年10月達到頂峰以來,一直呈下降趨勢。在勞動市場緊縮及職位空缺數量創下歷史新高之際,失業率在2022年2月達到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平后保持穩定。6月的總體失業率為2.1%,居民失業率為2.9%,公民失業率則為3.1%。
裁員人數創歷史新低
第二季度的裁員人數也創下歷史新低,即1000人。新加坡人力部指出,業務重組還是裁員的首要原因,與最近幾個季度的情況一樣。
新加坡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星期五(7月29日)走訪Aux媒體集團后指出,貿工部今年5月將經濟增長預測維持在3%至5%,增長可能在預測范圍的下半部分。除非出現任何意外外部沖擊,否則勞動市場可能在今年下半年繼續復蘇。然而,全球經濟的不明朗或會拖累新加坡經濟的復蘇步伐。強勁的通脹壓力、俄烏沖突,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等主要經濟體出現反彈等全球逆風,都可能抑制需求。
“我呼吁雇主們保持韌性、堅持轉型,繼續確保非居民勞動隊伍多元,強化新加坡核心,改造工作和推行靈活工作安排?!?/p>
陳詩龍過后接受《海峽時報》網絡節目The Big Story訪問時說,在通脹飆升之際,工人要求更高薪資在所難免,本地公司須找到其他競爭方式。他說:“如果企業唯一的模式是依賴低成本勞動力,那它不是一個可持續的模式?!?/p>
針對不少海外科技企業近來掀起裁員潮,陳詩龍回答《聯合早報》提問時指出,當局正密切關注局勢,但持樂觀態度,將這一形勢視為吸納人才、加強新加坡核心的機會。
學者:沒跡象顯示企業對數字服務和技術需求驟降
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特斯拉博士則認為,目前評估數字經濟放緩或金融科技業陷入寒冬為時尚早,幾乎沒有跡象顯示企業對數字服務和技術的需求正急劇下降。他說,盡管如今的創業空間更困難,但勞動市場數據仍表明,市場仍需要技能高的工人,他預計人力可能更多地重新分配給規模較小、知名度較低的公司,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就業前景。
星展集團高級經濟師謝光威受訪時說,投資者正重新調整對科技行業的估值,就業前景可能受影響。他建議本地信息通信和技術(ICT)企業保持靈活的商業模式、實施審慎的預算編制,并積極應對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