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7月18日報道:新加坡港口將采用智能平臺,通過機器學習實時預測港口的能源需求,協助長期規劃港口活動,以及減少整體能源成本和碳足跡。
本地首個能源儲存系統預計今年第三季度在巴西班讓碼頭投入運作,提高港口能源使用效率。
新加坡能源市場管理局和新加坡港務集團斥資800萬新元合作推進港口能源運用模式的轉型。
這其中就包括展開智能電網管理系統項目,利用儲能系統和太陽能電板等元素應對港口的能源需求。
這個項目有潛力使港口能源效率提高2.5%,以及每年減少多達1000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的碳足跡,相當于每年從公路上減少300輛汽車。
能源局和港務集團發布聯合文告說,港口業務使用的起重機和原動機等設備能源消耗大,而港口活動是動態的,因此一天的能源需求也會出現波動。
為此,港口將采用科技方案企業遠景智能(Envision Digital)的EnOS(TM)平臺,通過機器學習實時預測港口的能源需求,協助長期規劃港口活動,以及減少整體能源成本和碳足跡。
每當預測到能源消耗將激增時,能源儲存系統可供應能源滿足需求,意味著能源需求達到高峰的次數能相應減少。
能源儲存系統的電池功率容量為2兆瓦,可連續一小時釋放2兆瓦的電力。
包括能源儲存系統在內的智能電網管理系統將于明年投入運作,未來能為大士港口的能源管理和優化提供參考。
預計,2040年后完成的大士港口,會是全球最大的全自動化港口。
????能源局工業發展署署長林淑嫻說,隨著新加坡電動化,未來10年的電力需求將增加,采用創新科技應對需求,例如智能能源管理系統和儲能系統,有助優化本地能源供應和電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