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中文版6月27日報道:6月26日,中新廣州知識城奠基建設12周年暨中新智慧園開園儀式活動在廣州市黃埔區知識城隆重舉行,活動通過12年來中新雙方在知識城的合作成果以及入駐中新智慧園的科創亮點項目,展現知識城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引擎的蓬勃活力。
本次活動由中新廣州知識城主辦。新加坡駐廣州總領事羅德杰、新加坡企業發展局中國司司長胡麗燕,通過視頻表示祝賀;廣州市黃埔區區長、廣州開發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冼銀崧,黃埔區委副書記陳智勇,凱德地產(中國)戰略關系首席執行官、華南區董事總經理陳培進、中新廣州知識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下稱“知識城合資公司”)總裁陳長新等中新雙方政府及企業代表出席活動。
去年10月,中國和新加坡兩國元首交流中強調,雙方未來將持續拓展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綠色金融、氣候變化等領域務實合作。知識城是中新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地處廣州市地理幾何中心,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北部,規劃總面積為232平方公里,被譽為粵港澳大灣區“灣頂明珠”。
近年來,知識城牢牢把握“知識創造新高地、國際人才自由港、灣區創新策源地、開放合作示范區”的戰略定位,努力打造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引擎。自2010年奠基至今,知識城累計注冊市場主體2萬4000家,注冊資本近4815億元(人民幣,下同,約1000億新元),其中共簽約促成60多個中新合作重點項目。
“中新廣州知識城是新加坡與中國一個重要的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經過十多年來的努力,知識城已成為廣州改革創新的領頭羊,城市建設的模范?!闭劦街R城發展和中新合作推進,新加坡駐廣州總領事羅德杰說,盡管這兩年受疫情的沖擊,知識城依然平穩發展,知識城未來的發展前景良好,能成為廣州,甚至廣東下一輪改革開放,知識創新的動力,中新合作的典范。
隨著國際知名度逐步提升,廣州知識城的引力效應越發強勁——“三集群兩高地”的發展格局全面提升,建設形成全球頂尖的生物制藥產業集群、集成電路產業化集群、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成全國唯一實現“專利、商標、版權”統一管理的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元素最集中的高地,正在全力建設中國納米科技創新能力最強的產業化高地。
目前,生物制藥產業集群方面,百濟神州、諾誠健華、GE-龍沙、康方生物等創新制藥項目40多個;集成電路產業集群方面,集聚粵芯芯片、深南電路、光掩模等上下游企業超80家,多項核心技術實現國內零突破,預計2035年總營收超3000億元;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方面,已落地小鵬汽車智造基地、百度Apollo全球首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等項目。
近兩年來,知識城以時不我待的精神,按下了建設的“奮進鍵”,推動建設知識創造新高地,打造國際人才自由港、灣區創新策源地,探索開放合作示范區……圍繞重點目標,系列舉措相繼推出,聚力而行。
——不斷匯聚大院大所,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科研平臺,推動航空輪胎大科學裝置、第三代半導體創新中心、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二期等科創平臺投入使用。
——依托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國際人才自由港等人才服務平臺,知識城不斷匯聚全球高端知識型人才。
——知識產權綜改持續推進,知識城國際知識產權服務大廳正式揭牌并對外開放服務,獲評首批國家知識產權特色服務出口基地,有力推動出口服務高端要素加速集聚。
——《廣東省中新廣州知識城條例》于2022年3月1日正式施行,成為中國四個中新國家雙邊合作項目中首個省專項立法的地方性法規。
在中新雙方精誠合作、共同推動下,越來越多新加坡合作項目在知識城開花結果。當天正式開園的中新智慧園,便是中新雙方落實兩國元首共識,在知識城拓展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生物醫藥及智慧城市建設等領域合作的新引擎。
中新智慧園總建筑面積約18萬平方米,總投資逾14億元,是由知識城合資公司自主開發并獨立運營的首個旗艦產業園項目,園區借鑒新加坡緯壹科技園建設運營經驗,致力于打造以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產業為核心的全球化產業生態圈,開放智慧應用場景以及提供全鏈條的運營服務為園區企業賦能,使園區成為智慧鏈、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和高效協同的發展平臺。園區秉承“生態綠色”理念,融入新加坡元素,保留部分天然生態坡地,構筑風雨連廊、屋頂花園、人行步道和海綿城市等特色設計。
園區由四大社群(展示交流區、產業孵化區、產業加速區、生活配套區)共12棟各具功能特色的建筑組建而成。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園區內知識城國際科技中心(簡稱“STC展廳”)整體參照西門子位于倫敦的“Crystal”未來城市展示中心的設計理念打造。諾獎群英肖像館已落戶STC展廳,作為全球首家諾獎得主主題肖像館,未來計劃舉辦全球頂尖科學獎得主高峰論壇、沙龍及交流等活動。
2018年11月,知識城上升為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同年12月6日,在新加坡三位部長(時任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時任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傅海燕,時任新加坡貿易及工業部及教育部高級政務部長徐芳達)以及中方領導共同見證中新智慧園奠基。短短三年多,園區內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總部大樓已建成,已引進60余個產業化項目,近期與默克公司在生物醫藥和新材料領域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擬共建技術應用聯合研發中心;恩士迅大灣區金融科技交付中心、新加坡能源集團、廣州來恩生物醫藥有限公司、Star 3D口腔數字醫學、中新青年創新創業基地、中國科學院宋爾衛院士(專家)工作站、銀河596粵港澳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智馭醫療科技(廣州)有限公司、廣州微致科技有限公司等中新科創項目已搶先進駐,“中新創新合作名片”越發閃亮。
距中新智慧園不遠的“環九龍湖總部經濟帶”被譽為“知識城CBD”,可見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包括正在建設中的中新合作標桿項目知識塔。知識塔由知識城合資公司投資建設,為“知識城CBD”環九龍湖總部經濟帶的核心地標。其設計高度達330米,將打造新一代超高層辦公與共享空間,成為中新雙方共同推動知識城在科技創新、城市建設、知識產權、人才交流與培訓、招商引資等領域合作的重要載體。知識塔還將引入新加坡能源集團區域供冷供熱系統,建成一個可比擬新加坡濱海灣的能源高效運用示范性項目,助力中國“雙碳”目標。
此外,為滿足國際科創人才子女教育需求,助力知識城打造“國際人才自由港”,知識城合資公司立足中新合作優勢,引入新加坡優質教育資源。由新加坡南洋華僑中學在境外合辦的廣州新僑學校已于去年開學并入選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培育創建單位。該校致力于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學生提供世界領先的國際化教育服務,打造新加坡與廣東兩地基礎教育合作新標桿。
據悉,在中新雙方的共同推動下,2平方公里的中新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示范區(中新合作二期)全面啟動建設,不斷吸引著中國和海外資本的關注,將引入多個中新合作項目,知識城已進入新一輪的擴容提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