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影響,近年來澳商在粵投資步伐放緩,甚至出現撤資現象。委員盧曉翩在提案中提三點建議,希望有助澳門企業加速融入大灣區和“雙循環”。
中歐班列拓市場
一是進一步支持澳資企業深度融入廣東產業鏈。建議引導其投向如中醫藥、集成電路設計、精密機械、生物科技等優勢產業,推動澳高端人才到大灣區創業就業,同時,廣東高校和科研院所與澳門有關單位合作設立研究基地。
二是進一步拓展“內外兩個市場”。建議在珠海加快建設名品博覽會會展中心,打造澳商名優企業拓展內地市場高效對接平臺。在橫琴設立澳門青年創業就業基地直播中心,為澳企開拓內地市場提供有利條件。同時,利用中歐班列等拓展海外市場。
三是進一步優化、完善營商環境。落實好各項專門給予澳資企業的優惠政策,完善澳籍澳企法律咨詢服務制度,依法保護其合法權益。明確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可雇用澳青的行業崗位,多組織澳青在粵實習、就業。
粵建數字化高地
委員黃升雄針對將廣東建設成為全球領先的數字化發展高地,提出多點建議。以數字化轉型,重塑廣東制造新優勢。推進傳統制造裝備聯網和關鍵工序數控化,建設智慧車間和工廠。在汽車、家居、智能終端等行業推進網絡化協同制造、個性化訂制、柔性化生產。推進數字賦能現代農業。推進世界數字農業大會、數字農業發展聯盟、數字農業產業園區建設,大力驅動農村電商專業化,發展農產品直播、跨境電商等新業態。
以數字化推動服務業高端化發展。加快推進養老、文化、旅游等生活服務業的數字化,不斷發展餐飲、零售、家政等智慧生活服務平臺,科學推動視頻直播平臺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