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歐盟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兩大力量、促進共同發展的兩大市場、推動人類進步的兩大文明,中歐關系超越雙邊范疇,具有全球意義和重要戰略影響。但是,近年來歐盟保護主義加碼,營商環境退坡,給中資企業在歐盟投資經營造成一定困難。
為充分反映在歐中資企業對歐盟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推動中歐工商界深化合作實現互利共贏,自2019年以來,中國貿促會研究院連年發布《歐盟營商環境報告》,并發展成為中國貿促會建設應用型智庫的旗艦產品。
近期,中國貿促會研究院正式發布《歐盟營商環境報告2022/2023》。今年的報告在編制方面有兩大特點:一是更加注重調研方法的科學性。課題組通過組織專家和企業座談會、走訪重點企業和第三方機構、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開展深入調研,被調研企業覆蓋國有、民營、外資企業等不同所有制,大、中、小等不同規模,以及一、二、三次產業。二是始終堅持工商界立場。課題組從在歐中資企業投資經營面臨的實際問題出發,詳細梳理了2022年以來歐盟及其成員國在市場準入、競爭政策、公共采購、金融、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各領域最新出臺的政策法規,深入分析政策形勢變化對中資企業的影響,并提出了65條改進歐盟營商環境的建議。
2022年以來,中歐關系保持總體穩定,雙方高層交往頻密,就國際問題保持了密切溝通,給雙方企業帶來了相對穩定的合作環境。中歐雙邊經貿投資合作勢頭良好。2022年中歐雙邊貨物貿易總額達8473億美元,同比增長2.4%,中國與歐盟互為第二大貿易伙伴;中國企業對歐盟投資流量達70億美元,在歐盟投資存量達1029億美元。中歐合作空間大、機遇多,中國與歐盟委員會共同編制《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更新版,共建綠色金融合作機制;中歐大項目合作取得積極進展;中法兩國一致同意加快落實第三方市場合作第四輪示范項目清單;中歐地理標志合作取得務實成果,雙方累計實現244個地理標志產品的互認互保。
在歐中資企業認為,歐盟市場仍具有吸引力,但2022年歐盟營商環境退坡,對外資企業造成較大挑戰,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
1.歐盟不斷增加新的政策工具,市場準入壁壘增多增高,企業面臨市場準入和本土化經營的雙重挑戰
2022年歐盟不斷出臺新的審查工具,覆蓋外資審查、外國補貼審查、公共采購審查、反規避調查、網絡安全審查等多個領域,涉及歐盟的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公共采購、網絡空間等多種經濟活動,不僅包括事前審查、事后調查和制裁機制,甚至突破“不溯及既往”的法律原則,用新法倒查已經完成的投資或并購,導致外資企業在歐盟市場上的投資機會減少,本土化經營的不確定性上升。調查顯示,45.64%的受訪企業認為歐盟市場準入壁壘提高,40%的受訪企業因為歐盟的外資審查改變了投資計劃。
2.歐盟用行政手段限制市場行為,對中國新疆地區的企業和產品構成歧視,存在經濟問題政治化傾向
2022年以來,歐洲議會先后通過了兩項涉疆決議、一項“強迫勞動禁令”和《企業可持續盡職調查指令》,要求在歐企業披露其供應鏈中的子公司、供應商、次級供應商、承包商及業務伙伴等信息,以識別并減少所謂“負面人權影響”,將涉疆產品排擠出歐盟市場,是在用政治手段干擾正常的市場經濟行為。調查顯示,61.4%的受訪企業認為歐盟及其所在成員國存在將經濟問題政治化的傾向。對中國新疆地區產品和產業鏈構成歧視,違反世界貿易組織非歧視原則。
3.歐盟過度規制持續加碼,企業合規成本大幅上升
歐盟在多個領域出臺的保護主義政策工具,對外資企業提出了過度的合規要求,提高了外資企業進入歐盟市場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的合規成本。調查顯示,《企業可持續盡職調查指令》公布后,47.14%的企業認為其合規成本增加;59.82%的受訪企業認為《外國補貼扭曲內部市場條例》提高了其合規成本;65.22%受訪企業認為歐盟《一般數據保護條例》的實施提高了涉歐業務合規成本。歐盟提出的基于供應鏈的合規要求,遠超出了企業所能掌控的范圍和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增加中歐企業之間合作的不確定性。調查顯示,34.21%的受訪企業表示與歐盟企業合作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4.歐盟營商環境持續退坡,對中資企業歧視性執法,中資企業對歐盟未來營商環境預期不樂觀
2022年以來,歐盟制定保護主義政策工具箱,提高外資企業在歐盟投資、并購、參與公共采購的難度,甚至干擾外資企業與歐盟企業的供應鏈合作。歐盟營商環境的退坡導致外資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受限。調查顯示,33.04%的受訪企業認為歐盟營商環境惡化,該比例較去年增加5.86個百分點。根據2022年9月歐盟委員會發布的《外商直接投資審查報告》測算,中國企業投資項目審查的未通過率為14.95%,遠高于歐盟及其他西方國家,也高于10.37%的平均未通過率。受訪企業認為營商環境最好的五個歐盟成員分別是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和西班牙。
針對歐盟營商環境中出現的四大問題,在歐中資企業提出了十大建議。主要包括建議歐盟堅定戰略自主,形成對華獨立認知;盡快恢復《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的批準程序,推動協定早日簽署;建議歐盟維護互惠、透明度、市場準入、公平競爭、以及非歧視等世界貿易組織基本原則;以及就外資審查、外國補貼條例、國際采購工具、人權與盡職調查規則等方面展開雙邊對話與磋商,排除干擾因素,共同推動中歐關系行穩致遠等等。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廣大外資企業的共同期待,也將對中資企業產生更大吸引力。調查顯示,如果歐盟放寬外資審查,28.7%的受訪中資企業將擴大在歐投資;如果《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簽署并實施生效,40.87%的受訪中資企業將加大對歐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