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簡稱中國貿促會)成立于1952年,是由中國經濟貿易界有代表性的人士、企業和團體組成的全國性對外經濟貿易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經貿界人士、企業、團體的重要紐帶,是境內外工商界開展經貿交流合作的重要橋梁,是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和服務對外工作大局的重要力量,在服務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肩負著重要使命,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貿促會成立
1952年4月3日,世界和平理事會在蘇聯首都莫斯科舉辦一次民間性的國際會議——莫斯科國際經濟會議,來自蘇聯、中國、英國、法國、美國、保加利亞、印度、越南、委內瑞拉等49個國家的近500名工商界代表出席了會議。中國派出由南漢宸任團長、冀朝鼎為秘書長的25人代表團參加。
左二為南漢宸,左一為冀朝鼎
會議選出了一個由17人組成的主席團,輪流主持會議,并公推法國國民議會前議員香貝朗為秘書長,主席團成員包括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南漢宸、法國前貿易部部長巴斯迪、英國皇家學會波以德?奧爾勛爵,以及蘇聯、美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阿根廷、奧地利、巴西、荷蘭、印度、伊朗、巴基斯坦等國家的經濟學者、企業家、銀行家等。
1952年,莫斯科國際經濟會議在莫斯科工會大廈圓柱廳
會議提出了在各國成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加強東西方貿易往來等倡議。為期9天的會議,為20世紀下半葉遍及全球的貿易促進活動和國際經濟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出席莫斯科國際經濟會議的中國代表團回國后,響應會議倡議,向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提交報告,建議成立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
在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心支持下,1952年5月4日,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正式成立。從此,中國經濟界和工商界有了一條與外部世界開展經貿合作和友好往來的渠道。
1952年5月4日,中國貿促會在北京西交民巷成立
70年來,中國貿促會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立足中國、面向世界,以民促官、以經促政,根據不同時期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和實際需要,積極推動中國與世界各國、各地區工商界的經貿合作和友好往來,不斷開創貿促事業發展新局面,為國家外交、外經貿大局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1956年10月6日,毛澤東同志在北京參觀應中國貿促會邀請來華舉辦的日本商品展覽會
1956年10月6日,毛澤東同志聽取中國貿促會主席南漢宸介紹在日本商品展覽會上展出的半導體收音機
1974年8月13日,鄧小平同志在北京參觀應中國貿促會邀請來華舉辦的瑞士工業展覽會
連接世界 展示中國
中國貿促會自成立之初,就承擔起舉辦中國在國外的經濟性展覽會和協調外國在中國舉辦經濟性展覽會的職責。70年來,從首次接待外國來華展覽、首次赴海外舉辦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貿易展覽會,到首次組織中國館赴海外參加世博會、首次在中國舉辦世博會,中國貿促會通過展覽會讓世界認識中國、走進中國,讓中國了解世界、走向世界。
1953年7月11日至8月4日,由中國貿促會主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工農業展覽會首次在蘇聯首都莫斯科舉辦
1954年10月2日至12月26日,應中國貿促會邀請,蘇聯經濟及文化建設成就展覽會在北京蘇聯展覽館(現北京展覽館)舉行。這是蘇聯第一次來華舉辦展覽會。
1954年10月25日,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林伯渠、董必武、彭德懷、彭真、鄧小平等同志參觀在北京舉辦的蘇聯經濟及文化建設成就展覽會。
1957年4月25日,由中國貿促會主辦的第一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在廣州拉開帷幕,成為新中國沖破西方經濟封鎖與政治孤立、打開通向世界大門的重要窗口。周恩來總理親自定下展會的簡稱——廣交會。
1957年,第一屆廣交會在廣州中蘇友好大廈開幕
1982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中國貿促會代表中國政府組織中國國家館首次參加世界博覽會——美國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世界博覽會。許多美國觀眾為一睹中國館風采,頭頂烈日排隊長達1公里,等候三四個小時,依然興趣不減。
1982年,美國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世界博覽會
1985年11月15日至30日,由中國貿促會和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聯合主辦的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國際博覽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行。這是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在1985年建成后首次舉辦展覽會。1993年,中國貿促會組建中國國際展覽公司。
1985年,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國際博覽會
2008年,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竣工并投入使用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中國成功舉辦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上海世博會是中國首次舉辦綜合性世界博覽會,是第一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的注冊類世界博覽會,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舉辦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國際活動——184天里,2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加,7300余萬人次參觀,創下了歷屆世界博覽會之最。中國貿促會在申辦和籌辦、舉辦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工作中發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
2019年4月29日至10月9日,由中國貿促會牽頭籌辦的以“綠色生活 美麗家園”為主題的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在北京延慶舉辦。北京世園會是迄今展出規模最大、參展國家最多的世界園藝博覽會,共有11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120余個非官方參展者參加,共接待各類入園參觀人數達934萬人次,共舉辦各類活動3284場。
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
迪拜世博會中國館名為“華夏之光”,主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新和機遇”
貿易投資促進
70年來,從推動第一次中日、中英、中法等民間貿易協定的簽訂及實施,到接待許多國家首次訪華的民間貿易代表團,再到如今精心打造多雙邊重大機制性品牌活動、深入參與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助力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中國貿促會一直為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貿易投資合作而不懈努力。
1952年6月1日,中國和日本在北京簽訂第一次中日民間貿易協議。這是中國貿促會成立后接待的第一批外賓,也是新中國成立后日本經貿代表團首次訪華
1952年12月18日,經中國貿促會努力,《中國與錫蘭關于橡膠和大米的五年貿易協定》在北京簽署。這是新中國應對當時一些西方國家在東亞、南亞地區實施對華“封鎖禁運”的一個突破
1953年6月19日至7月14日,應中國貿促會邀請,英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組織英國工商界代表團訪華并簽訂貿易協議。這是新中國成立后英國貿易代表團首次訪華,為英國乃至整個西方貿易界鑿開了妨礙與中國進行貿易的“冰層”,該代表團被譽為“破冰者”代表團
1975年9月6日至24日,應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邀請,中國貿促會代表團首次訪美,美國總統福特在白宮會見代表團,國務卿基辛格參加會談。這次訪問是1972年中美簽訂“上海公報”以來,中國派出的第一個半官方性質的貿易代表團訪問美國
2019年11月6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由中國海關總署、中國貿促會共同主辦的新時代擴大進口與貿易便利化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辦
商事法律服務
70年來,從受理第一個經濟仲裁案件、代理第一個專利商標注冊申請、開展第一次海事調解、簽發第一張原產地證書、出具第一份國際商事證明,到如今不斷完善商事法律公共服務體系、保持國際仲裁業務行業領先地位、助力企業海外知識產權保護與布局、建立健全經貿摩擦預警體系等,中國貿促會為企業提供的商事法律服務,在維護國際貿易秩序、促進經濟貿易發展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于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內設立對外貿易仲裁委員會的決定》
1954年5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通過了關于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內設立對外貿易仲裁委員會的決定。1958年11月21日,中國國務院通過關于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內設立海事仲裁委員會的決定。1988年,分別改名為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
1961年1月,周恩來同志和緬甸總理吳努在中緬經濟技術合作協定上簽字。該合作協定中推薦使用了中國貿促會仲裁機構的仲裁條款
1989年10月21日,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和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在北京聯合召開委員和仲裁員會議
1957年,經國務院批準,中國貿促會正式辦理外國企業申請商標注冊業務。1984年,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和中國貿促會專利代理部成立。1993年,專利商標事務所成立。
1994年5月6日至9日,國際許可貿易工作者協會(LES)中國分會和專利商標事務所共同承辦的國際許可貿易工作者協會(LES)國際大會在北京舉行
1973年11月,中國貿促會率中國代表團以觀察員身份赴瑞士日內瓦出席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全體會議第二次會議,建立了中國與該組織的直接聯系,開始了中國建立現代知識產權制度的最初探索
2022年4月21日,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線上會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總干事鄧鴻森,并分別代表兩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
參與全球經濟治理
中國貿促會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趨勢,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積極組織中國工商界參與二十國集團工商界活動、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和工商咨詢理事會、金磚國家工商論壇等多邊機制活動,深入參與議題討論,積極表達關切訴求,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方案,匯聚全球工商界共識,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2014年11月8日至10日,由中國貿促會主辦的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在北京舉辦
2016年9月3日至4日,由中國貿促會主辦的2016年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B20)在杭州舉辦
2016年9月3日至4日,由中國貿促會主辦的2016年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B20)在杭州舉辦
應用型智庫建設
中國貿促會自1952年成立伊始,就設立了研究室和編譯室,集中了一批老專家和翻譯工作者進行國際調研工作。一直以來,中國貿促會通過開展調查研究,發揮專家委員會、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專業委員會等作用,建設高水平應用型智庫,持續推出專業性、實用性、針對性較強的調研成果,不斷提升建言獻策能力,為中國工商界在重要國際會議論壇主動發聲提供支持,為政府部門決策提供參考,為企業國際化經營提供信息服務。
2022年1月12日,由中國貿促會、國際展覽業協會、國際展覽與項目協會、獨立組展商協會、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共同主辦的第十七屆中國會展經濟國際合作論壇(CEFCO 2022)在福建福州開幕。論壇期間,中國貿促會發布了《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21》、會展國際標準,并正式上線中國貿促會展覽公共服務網
中國貿促會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與時俱進全面深化改革,統籌推進地方、行業貿促會改革發展,深化中國國際商會改革,支持地方、行業國際商會發展,拓展全球工作網絡,鍛造忠誠干凈擔當高素質專業化干部人才隊伍,凝聚各方力量協同推進貿促工作。
1983年3月21日至26日,中國貿促會分會工作座談會在北京舉行。會議明確了分會的機構設置、編制、經費以及工作方向和任務。會后,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貿促會分會工作座談會紀要》,有力地推動了分會工作的發展
1986年5月3日至4日,中國貿促會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章程》,選舉了中國貿促會委員會,召開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了名譽會長、會長、副會長,通過了特邀顧問名單
1988年6月28日,中國貿促會機械電子、輕工、紡織、農業、汽車行業分會成立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貿促會第一批行業分會成立
1988年,經國務院批準,中國貿促會同時使用中國國際商會名稱,承擔起中國對外商會職能。1994年,經中國貿促會努力,中國國際商會加入國際商會(ICC)。中國國際商會是中國貿促會開展各項工作的重要載體,也是代表中國參與國際商會工作的國家商會,在開展與國際商會有關業務時使用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ICC China)名稱。截至2021年12月,中國國際商會會員數量達30.1萬家,已成為我國國際影響力最大的涉外商會組織之一。
1995年1月24日,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
2022年是中國貿促會成立70周年
2022年1月25日,2021年中國貿促會工作總結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2022年是中國貿促會成立70周年,也是“中國貿促會改革創新年”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貿促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團發展道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牢牢把握新時期“五個重要”定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踔厲奮發、篤行不怠,不斷加強貿易投資促進、商事法律服務、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應用型智庫建設等工作,不斷推進貿促工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奮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更加充滿活力的世界一流貿易投資促進機構,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奮斗。
(來源:中國貿促會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