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土地注冊處于10月3日發布資料顯示,2022年8月份香港共錄得99宗店鋪買賣登記(數字主要反映2至4周前的實際市況),較7月份的95宗微升4%,連月維持在百宗以下低位徘徊;期內店鋪買賣登記金額則回落9%,錄得27.21億元,處于今年第4高水平。
利嘉閣(工商鋪)地產-商鋪、商業及投資部高級營業董事鄭得明展望指,第四季度有望有好消息陸續出臺,后市不用過于悲觀。
按物業價格劃分,在7個價格組別當中,共有5個組別的登記量報升,升幅介乎6%至1倍不等。當中以1億元或以上組別的登記量升幅最顯著,由7月的2宗增至8月的4宗,增幅達1倍。至于200萬至500萬元以內的細價組別亦升75%至14宗;而1000萬至2000萬元以內組別則成為登記量最活躍的銀碼層,月內錄21宗,按月也升17%, 另外,上月最矚目的大額登記為中環交易廣場1至4樓,涉及登記金額9.38億元;其次為西貢翠塘路1A號,涉資逾4.22億元。
以地區劃分,在本行觀察的13個分區當中,共有7個地區的登記量按月上升,當中以紅磡/土瓜灣區的1.25倍升幅最凌厲,由7月的4宗增至八月的9宗。至于灣仔/銅鑼灣區及荃灣區也雙雙樣錄得1倍的升幅,分別增至6宗及4宗買賣登記。另外,旺角/油麻地/大角咀區則按月增47%,錄得25宗登記,蟬聯買賣最活躍觀察區的地位。不過,大埔區則逆市下跌,月內僅錄1宗登記,按月挫75%;而九龍城/黃大仙區及元朗區也分別跌50%及11%,各自錄得3宗及8宗買賣登記。
鄭得明指出,由于早前疫情仍反復,故九月份店鋪買賣登記仍處弱勢,初步數據顯示,9月登記量再次回落至約76宗水平,拖累整個第三季店鋪買賣登記料僅錄得270宗,較次季的343宗恐挫21%,成今年來表現最差的一季。然而,鄭氏補充稱,近日疫情轉穩,當局繼放寬入境檢疫限制后,又放寬食肆每枱人數及多類處人數限制,再加上派發新一期消費券,預料有望刺激第四季度店鋪市場出現一個較顯著的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