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5月25日發布《數字時代的文創產業發展》藝術創新研究報告,指出香港的文創產業政策至今仍未立足于“數字化”和“產業化”這兩項國家文化發展的核心要素,并為香港制定文化策略提出8項建議。
報告指,香港正處于文創產業轉型的重要關頭,并提出下屆特區政府需要考慮的行動方案,涵蓋4大范疇,包括新政策局的架構、文創產業的“軟件”、文創產業的“硬件”,以及人才培育。
報告提及,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隨著“元宇宙”的興起,社會對“沉浸式空間”的需求日漸增長,建議特區政府采取“產學研結合”的方式,加快制訂全面的人才培育計劃,如探索與大灣區研究機構和產業合作的可能性,以業界、特區政府和高等院校為支柱,建立提升文創產業發展的跨境機構。
有關機構應具備文創產業相關技術的研發能力、能夠提供產業培訓的機會、并跨越粵港澳地,以便加強大灣區的文化交流,拓寬人才培養的渠道。
報告亦建議特區政府建立文化數據數碼建設,拓寬和豐富文化機構和相關行業參與者于供需兩方的文化數據收集,并對已收集的數據進行深層次分析和解讀;以及建立一個致力于推動和推廣文化IP交易的數碼平臺;用于儲存和管理從公私營文化機構收集而來的版權數據,以及促進版權擁有者和使用者之間高效透明的網上授權協議。
另外,報告亦建議新設立的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必須將傳統文化及藝術、創業產業、傳媒,以及版權納入管轄范圍,將民政局轄下的文化科和西九工程策劃組,以及商經局下的創意香港遷至新局;知識產權署、香港電臺和經濟貿易辦事處中的部分元素納入新局,和設立專門藝術科技機構支持和推進香港未來的文創產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