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香港特區政府立法會會議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潛力巨大,不但為香港未來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亦是香港疫情后恢復經濟的重要機遇所在。特區政府2021年1月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均有業務的企業,聘請香港的大學畢業生,派駐他們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凡可合法在港受雇工作、2019年至2021年獲頒學士或以上學位的畢業生,均可參加該計劃。參與的企業按照香港法例及以不低于月薪18000港元聘請目標畢業生。特區政府按企業聘用的畢業生人數,向企業發放每人每月10000港元津貼,為期最長18個月。
特區政府推出一系列宣傳活動,推動畢業生和企業參與“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 特區政府于多份報紙、求職雜志、求職網站(包括聯校就業資料庫)及主要交通工具刊登廣告、推出電臺宣傳聲帶,并于多個網站、流動應用程序以及網上搜查工具宣傳該計劃,接觸更多青年,鼓勵畢業生參與該計劃。此外,特區政府亦舉辦大型線上及線下專題招聘會,提供方便有效的平臺,讓參與機構進行招聘及畢業生提出求職申請,亦與各商會及各間大學合辦多場網上簡介會,介紹該計劃及鼓勵企業及畢業生參與。
該計劃共接獲417間企業提供約3 500個職位空缺,創科及非創科職位約各占一半,畢業生共提交超過20 000份求職申請,可見有關宣傳工作有效鼓勵企業及畢業生參與計劃。特區政府現正對該計劃進行的評估研究,包括檢視該計劃的宣傳成效。
特區政府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時已設立專題網站,上載所有由企業提交并經審核的職位空缺資料,供合資格畢業生揀選。該網站并設有網上應征功能,方便畢業生遞交求職申請。此外,特區政府亦在專題網站上載該計劃的詳情及在大灣區工作和生活的實用資訊,并連結多個相關的網站,讓畢業生獲取更多與大灣區相關的資訊。特區政府歡迎所有合資格的企業參與該計劃,并沒有就目標數目設限。
特區政府一直密切留意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對“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可能造成的影響,跟進企業安排受雇畢業生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的情況,并在有需要時提供協助。截至2022年2月底,該計劃下約八成半入職者已到內地展開工作;其余一成半主要擔任創科職位,按該計劃規定,他們須派駐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各約六至12個月,故部分現時仍在香港工作。
除上述計劃外,特區民政事務局在支援青年在香港和大灣區內地城市創新創業方面已推出兩項資助計劃,分別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創業計劃)和“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基地體驗資助計劃”(體驗計劃),為青年提供創業支持和孵化服務。其中,創業計劃共資助16個非政府機構推行的青年創業項目,為約230家青年初創企業(涉及超過800名香港創業青年)提供資本資助,以及向約4 000名青年提供創業支持及孵化服務。獲資助的非政府機構已陸續推出青年創業項目,并得到踴躍的反應。視乎疫情的最新情況,獲資助機構會逐步協助青年創業團隊落戶大灣區內地城市的雙創基地。體驗計劃則資助15個非政府機構舉辦大灣區內地城市創業基地短期體驗項目,加深香港青年對大灣區內地城市青年雙創基地及內地相關雙創政策和配套措施的認識,預計約有700名青年人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