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25日報道 據德新社7月24日報道,普華永道及其旗下思略特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德國汽車工業對中國的傳統出口順差最早可能在今年逆轉。專家估計,今年中國向歐洲出口的汽車可能達到44萬輛,而歐洲向中國出口的汽車可能僅有32.5萬輛,其中德國制造的汽車占絕大部分(29.5萬輛)。
去年的情況還是相反的:歐洲去年向中國出口35萬輛汽車,其中包括32萬輛德國汽車,而中國品牌銷往歐洲的汽車為28萬輛。
該研究的主題是全球電動汽車銷售情況。作者分析了21個市場的銷售數據。隨著中國制造商在龐大的國內市場上迅速擴大其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增程式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它們的國際影響力也不斷提升。
研究顯示,中國第二季度銷售的所有汽車中,國產車占比近65%,與2019年夏季相比增長逾25%。這主要是由于電動汽車市場份額不斷增長。
該研究的作者對于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懲罰性關稅能否使歐洲制造商長期受益表示懷疑。普華永道德國汽車行業主管費利克斯·庫納特認為,關稅可能讓歐洲制造商短期內獲得相對于中國競爭對手的優勢,“但中國制造商表現出了高度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他們將利用關稅這一契機,提高在歐洲的產能,或者尋找合約制造商,并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編譯/鐘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