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1日報道 據彭博新聞社網站6月28日報道,歐盟委員會擔心,隨著中國加大對半導體行業的投資并試圖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歐洲芯片制造商可能失去大量中國市場份額。
據知情人士和彭博新聞社看到的一份歐盟委員會報告,荷蘭的恩智浦半導體公司、德國的英飛凌科技公司和日本芯片制造商瑞薩電子公司都可能受到中國努力培育國內企業的影響。雖然這些公司并不制造行業中最先進的半導體,但是它們制造微控制器和其他對關鍵經濟領域至關重要的芯片。這些關鍵領域包括汽車、工業應用和消費電子產品。
微控制器實際上是單一芯片上的微型計算機,通常控制一臺電子設備的單一功能,例如激活汽車安全氣囊系統或控制洗衣機水溫。該報告說,中國制造已經占到全球微控制器需求的30%。
中國正在采取行動減少對西方進口產品的依賴、提振中國國內半導體產業。
分析稱,歐洲芯片制造商還可能感受到中國在模擬芯片、混合信號器件和功率半導體等零部件領域大力投資、新增產能帶來的沖擊。
中國將加大投資建設新的芯片工廠,生產從家電到智能手機等各種產品所需的半導體。由于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市場不斷擴大,對傳統制程芯片的需求仍在不斷增長。(編譯/胡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