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10月17日電 法國政府于當地時間10月16日召開旨在解決低工資問題的社會會議,七家工會組織、六家雇主組織的代表與會。工會希望向政府施壓,要求對工資增長不足的企業采取更強硬的措施,但政府反對將工資全面與通貨膨脹掛鉤。目前,法國約六分之一的員工收入處于法定最低工資水平。
據BFMTV新聞資訊臺報道,法國的法定最低工資與通貨膨脹掛鉤,定期上調,但這只決定了賺取最低工資人員的工資趨勢。事實上,當法定最低工資迅速上調時,越來越多工薪階層的收入自動降級到最低工資水平。根據法國勞工部統計局的數據,2021年1月1日,工薪階層12%賺取法定最低工資,2022年初這一比例估計為14.5%。2023年的數據尚未出爐,但隨著法定最低工資標準連續上調,賺取最低工資的員工比例可能接近甚至超過2005年創下的16.5%這一紀錄。
因此,提高法定最低工資標準不會影響整個薪酬結構,行業工資談判對公司內部薪酬結構的影響更大。如果一些行業和企業推遲工資談判,這并不意味著員工的工資將低于法定最低工資(這是非法的),但一些薪酬略高于法定最低工資標準的員工無法獲得加薪,收入會被最低工資趕上,這是一種“低工資陷阱”,一些公司甚至幾年沒有調整過薪酬。
法國總理伊麗莎白·博爾內16日確認,將成立一個“薪酬高級委員會”,旨在“長期思考”員工的薪酬問題,闡明情況并提出解決方案。但法國經濟部長布魯諾·勒梅爾在16日的會議上提出三條紅線,首先反對將整體工資水平與通貨膨脹掛鉤,認為這有降低就業率的風險;其次,反對大幅提高法定最低工資標準,認為這會威脅低技能人員就業;最后,反對由國家決定普遍加薪,因為在市場經濟中,不能由國家劃定工資和價格。但布魯諾·勒梅爾指出一些可能推動員工薪酬提高的途徑,包括提高生產率、促進男女同工同酬、進一步發展利潤分享機制、減輕企業負擔以促進加薪并保證充分就業等。(海外網-巴黎-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