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24日-26日,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拉加經委會)將于阿根廷召開第39屆大會,屆時將由執行秘書何塞·曼努埃爾·薩拉查-希里納克斯公布本屆會議政策文件《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發展模式轉型:生產、包容和可持續性》。該政策文件相關情況如下:
文件共有五大章節。第一章節標題為“全球化的現在和未來:危機、環境危機和科技革命”,從全球化的危機與變化、全球通貨膨脹、環境危機放大了經濟和社會危機、從互聯經濟到數字化經濟和從效率理論到地緣政治理論:全球化的未來,共5方面闡述了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在當前國際和地區局勢背景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第二章節標題為“可持續發展的結構和政策”。主要觀點認為生產結構的轉變是政策選擇的結果,而不是由稟賦決定的命運。要素稟賦在增長軌跡上留下印記,但它們是陷阱還是支撐則取決于政策。隨著生產結構而演變的體制和政治經濟層面決定了發展的模式。就長期而言,采取了生產轉型和多樣化政策并加以維持的國家要發展得更好。本章節討論了結構性改革與增長之間的關系,應用多種供求指標進行分析。還研究了生產結構和環境之間的聯系,結論是向更復雜和技術密集型部門的結構性轉變不僅有助于增長,還能夠減少其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本章節還從宏觀經濟政策和產業技術政策角度(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分析,以理解投資行為和增長的決定因素。
第三章節標題為“不平等、就業和社會政策”。本章著眼于就業和社會政策這兩個因素及其與其他社會不平等來源因素的相互作用,如環境退化。第一部分討論生產結構伴隨著生產力和工資增長創造正式工作的作用。第二部分著眼于結構異質性對一個經濟體平均生產力水平的重要性和勞動力脆弱性。第三部分考察了社會不平等加劇的一個具體維度:中等收入階層日益疲軟,這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社會影響。第四部分研究移民的影響,這反映出國家和地區間發展的不平衡。第五部分分析了因為環境問題導致的國家和國際層面的分配惡化問題。最后一部分重點關注該地區長期被忽視的一個方面——國家福利保障體系的建設,這削弱了該地區國家設計和落實發展政策的能力。
第四章節標題為“行業部門的考慮:可持續發展的驅動力”。自2016年以來,拉加經委會鼓勵本地區各國采取強有力的、以投資為驅動的結構性改革戰略,以促進可持續發展和包容性發展。行業部門在這一戰略中至關重要。本章節共列明了9個需要關注的行業部門:
最后一個章節的標題為“轉變發展模式的政策建議”。項政策建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