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网站app视频免费下载,中文字幕一人妻厨房被公,亚洲 欧美 另类 综合 偷拍,91POPNY国产熟女

淺析拉美主要國家碳減排經驗及中拉合作潛力

2021-08-20 00:00:00 編輯:貿促會駐外代表處智利 駐智利代表處發布 來源:原創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指出,若全球氣溫增長超過1.5攝氏度,則氣候變化產生影響的頻率會增快,強度會增大,熱浪和風暴的出現更加頻繁。由于人類活動,目前有多達100萬個物種面臨滅絕的危險,為了確保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需要采取變革性的、立即而持續的行動,一直到2050年。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由于其地理、經濟和社會條件等原因,在氣候議題上表現得非常脆弱,和中國面臨著相似的挑戰。了解該地區碳減排的經驗和舉措,有助于思考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前進方向,也為探索雙方之間的合作提供了機遇。

 

一、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國家分享碳足跡的進展和經驗

致力于改善氣候問題的《巴黎協定》目標是使全球溫度升高不超過2°C,簽署國承諾將溫度限制在1.5°C以內。為了不超過該建議的閾值,有必要減輕半衰期短的氣候力量,特別是甲烷和黑碳,到2030年大幅減少碳排放,同時在2050年前實現全球二氧化碳凈排放為零,即碳中和。

美洲開發銀行支持該地區的合作伙伴履行其根據《巴黎協定》所作的承諾,提出了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長期戰略,這有利于幫助政府預測財政和金融成本,權衡取舍,最大程度地減少社會影響,并確定了實現碳中和未來所需的政策改革和投資優先的順序。

為了交流在實現碳中和以及在《巴黎協定》框架內履行氣候承諾方面的經驗,2020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拉丁美洲區域合作中心舉行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溫室氣體管理自愿項目聯盟視頻對話。在會議期間,秘魯、智利、哥斯達黎加和厄瓜多爾的代表詳細介紹了他們的國家如何致力于應用國家碳足跡平臺,以促進溫室氣體的報告、監測和核查。這些平臺的特點不僅在于它們推動了無碳排放的未來,而且認可了公共和私人組織為實現國家溫室氣體減排目標而做出的努力,同時還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組織聲譽、增強競爭力和可持續性。

在這方面,秘魯氣候目標實施項目協調員強調了秘魯碳足跡工具通過促進公共組織和私人參與氣候行動,為該國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愿景做出了貢獻。該項目正在評估加入“可再生能源證書”,以及與國家采購監督局協調,測量公開招標中的碳足跡。在使用該工具的前六個月中,已有91個組織參與注冊,其中27個已計算出其碳足跡。

智利碳足跡計劃的協調員稱,從2014年至2020年,有476個組織計算了其碳足跡,其中三個組織在2013年至2019年之間獲得了中和認可。

哥斯達黎加國家碳中和計劃的協調員報告說,該平臺自2012年以來一直在運行,將組織和社區納入氣候行動。對于溫室氣體的排放管理,它們具有五個識別級別,此外正在創建一個新類別來計算事件和產品的碳足跡,這將使產品帶有碳中和密封標簽。使用此工具的優點包括降低成本和優化資源使用,國家招標的益處,能源和流程的效率等等。

厄瓜多爾國家量化、減少與碳中和機制倡議協調員表示,通過該工具,他們減少和抵消了溫室氣體排放的活動,并以此方式促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以及生產和能源矩陣的轉換。

 

二、拉美主要國家碳減排舉措和現狀

(一)智利

1. 參與世界銀行森林碳伙伴基金項目

根據彭博社的觀點,智利要想實現碳中和,就必須重新考慮其林業部門。智利對森林捕集碳的依賴將構成實現這一目標的風險,并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世界領導者。

森林碳伙伴基金(FCPF)是一個由世界銀行管理的,由政府、企業、民間社會和土著人民組織組成的全球協會,致力于減少毀林和森林退化所造成的排放,保護森林碳儲量以及可持續管理森林和增加森林碳儲量。該基金于2008年啟動,目前與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47個發展中國家以及17個捐助方共同合作,這些捐助方的捐款和承諾總額達13億美元。

智利與世界銀行管理的森林碳伙伴基金簽署了一項協議,并將獲得2600萬美元資金,以增加碳固存并減少與森林有關的排放。智利是第一個達成這一重要協定的拉丁美洲國家,該協定將一直持續到2025年。該協議讓智利擁有較為充裕的經費實施雄心勃勃的減排計劃。

該倡議覆蓋智利六個行政區域的1500萬公頃領土,這些地區有530萬人居住,該國大多數與森林有關的排放都在此區域產生。

通過與智利簽署的ERPA協議,森林碳伙伴基金承諾根據減少520萬噸二氧化碳的結果進行首期付款。如果智利超出其減排計劃的目標,該基金會可能將支付額外款項。

該項目將支持智利的國家氣候變化和植被資源戰略,幫助社區采用可持續的土地管理做法,同時尊重環境和社會保障措施,并加強該國森林和景觀的監測系統。

智利的環境和社會管理框架有助于更好地管理與其減排計劃相關的可能的環境和社會風險,并在保護利益相關者及其享有可持續生計的權利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2. 智利太陽能發展進入新階段

2016年首批裝機容量超過100兆瓦的工廠開始運營,例如Quilapilún和Santiago Solar。2017年底, El Romero太陽能公園的落成又將智利太陽能的發展向前推進了一步,該公園擁有246 MW的電力,在智利和拉丁美洲國家中都是最大的。

除了將成為首個超過300兆瓦的光伏電站之外,其他裝機容量超過200兆瓦的大型項目也已經在建設中,計劃于2021年開始運營。還有500兆瓦的項目已通過了環境資格決議,其他較大的項目也已經進入環境影響評估系統,這些項目的裝機功率從700兆瓦到1000兆瓦不等。

2020年智利開始建設首批裝機容量超過200兆瓦的光伏園區。這是Enel Green Power擁有的204兆瓦的Domeyko太陽能發電廠,該發電廠位于安托法加斯塔大區,預計將于2021年7月開始運營,投資為1.6億美元。該公司還在阿塔卡馬地區建設Campos del Sol Sur風電場,其中包括381兆瓦的風力發電場,每年估計發電量589GWh,投資額為2.7億美元。

正在建設中的另一個項目是由Acciona開發的238 兆瓦Malgarida I和II光伏電站,該電站位于阿塔卡馬地區,該電站將于2021年投入運營,預計每年發電654 GWh。投資約為1.7億美元。

阿特拉斯可再生能源公司在安托法加斯塔大區建設的230 MW Sol del Desierto一期和二期光伏太陽能園區也正在建設中。

根據智利國家能源委員會的數據,到2020年底,環境評估署批準了四個裝機容量超過200兆瓦的光伏太陽能項目,總計近1500兆瓦。

 

(二)巴西

作為拉丁美洲的主要經濟體,巴西溫室氣體排放量僅占全球的3%,這要歸功于地球上“最清潔的能源矩陣之一”,包括乙醇的廣泛使用。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稱其政府在治理碳排放方面正在取得進展,目標是到2025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37%,到2030年減少40%。

然而,在巴西兌現這些減少氣體排放和森林砍伐的承諾都需要“復雜的措施”,因為該國必須面對超過2300萬人口生活在亞馬遜地區的挑戰,該地區是人類發展指數最糟糕的地區之一。

巴西環境部長薩爾斯表示,該國需要每年獲得100億美元的外國援助,才能在2050年之前實現整個經濟的碳中和。他定期請求國際社會支付部分支票,以減少該國的碳排放,而這些碳排放主要來自森林砍伐。

根據巴西政府數據,亞馬遜雨林巴西部分的森林砍伐數量在博爾索納羅統治期間猛增,到2020年達到12年來的最高水平,被破壞的面積是紐約市的14倍。薩爾斯稱,在這100億美元中,每年只有10億美元用于巴西2030年之前實現零非法毀林這個目標。

此外,2020年巴西全國啟動了“碳中和肉”協議,該協議定義了如何在生產肉的過程中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由于畜牧業對于固定土壤中的碳、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農村地區環境以及在農業領域開展合作至關重要,因此該領域備受重視。

 

(三)阿根廷

阿根廷碳中和計劃的目標是出口食品、飲料和生物能源以中和其碳足跡,減少和抵消從生產到最終沉積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所排放的溫室氣體量。

在該國的谷物和貿易交易所的推動下,該計劃包括生產環境圖,即計算每個部門的碳足跡,并確保阿根廷出口產品的碳平衡。

對阿根廷而言,這個計劃不是在爭取新市場,而是不失去已經擁有的市場。10年前,環境標準是一個優勢,但現在,這只是歐洲市場要求的一個準入條件,在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市場也開始出現這種情況。阿根廷設法實現整個農業產業鏈和全國所有證券交易所的整合,以實現一個目標:保護環境。阿根廷在農業生產方面與烏拉圭、巴西和墨西哥等鄰國競爭,這些鄰國的農業部門已經開始對生產中產生的碳排放量提出更嚴格的要求。

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副執行主任表示,可以通過三種方式實現碳中和:一是生產者可以通過對清潔技術的投資來提高效率,實現對其排放的直接補償;二是改變土地用途;三是購買可補償碳排放的債券。這些辦法將提高其產品在市場的地位,同時也會提升生產者自身的效率,改善進入市場的機會,與其他國家的競爭將更加容易。參與減少排放的公司被投資和信貸銀行列入綠色公司清單,并以優惠的利率獲得融資。

 

三、中拉環境保護對話

自2008年以來,我國政府發布了《中國與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關系白皮書》,明確表示了中國對拉美自然資源、采礦業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融資的興趣,用以改善當地的互聯互通,并首次強調了要加強合作保護該地區的環境。文件要求在促進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污染和荒漠化的防治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加強中拉之間的交流。

2015年1月,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國家共同體和中國部長級論壇的框架內,批準了《北京宣言》,《中國與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國家合作計劃(2015-2019年)》,《中拉論壇的機構安排和運作規則》,這標志著雙方在建立更合適、更專業的體制框架以尋求互惠互利方面取得的進展。

 

四、中拉在碳中和領域的合作潛力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和中國都面臨著向低碳經濟過渡的共同挑戰。特別是,其城市面臨著控制空氣污染的挑戰,而空氣污染主要是由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電力脫碳和電氣化是“碳中和”的重中之重,光伏、風電和水電行業也將迎來歷史性機遇。

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擁有充沛的可再生能源資源,如水資源、太陽能、風能、地熱能及生物質能源等。根據美洲開發銀行的數據,如果該地區的可再生能源資源實現大規模開發,其發電潛力可以達到整個拉美地區2050年電力需求量的22倍以上。近年來,拉美地區已經開始從政府層面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引導力度。不過,拉美國家開發可再生資源普遍存在著資金、技術不足等問題。中國與拉美的能源合作可以發揮各自優勢,實現互補與共贏。

目前,至少有14個拉美國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目標,而美洲開發銀行則承諾將其貸款的25%用于支持應對拉丁美洲氣候變化和開發可再生能源的倡議。鑒于我國在世界銀行的業務不斷增長,以及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地位,增加對拉丁美洲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投資符合雙方需求。

在過去的十年中,由中國投資和融資的年度清潔能源裝置總體上呈上升趨勢。但中國的可再生能源公司在出國時常常會遇到障礙,與擁有數十年在國外開發傳統電廠經驗的大型國有公司相比,它們往往規模較小且為私人所有。此外,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項目上的海外投資大部分來自外國直接投資,而不是來自中國的政策性銀行。可再生能源項目的發電能力通常比煤炭,天然氣和水力發電廠要低得多。盡管規模較小,但由于可再生能源項目數量相對較多,可能會為中國的政策性銀行和外國直接投資者提供學習和擴大規模的機會。

通過交流經驗、加強技術能力和執行特定投資項目,中拉雙方之間的合作可以為推動克服這些挑戰以及更廣泛地實現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在電力運輸、開發可再生能源和碳定價方面雙方存在明顯的合作機會。

充分利用拉美地區可再生能源的巨大潛力取決于對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的能源互連和存儲進行必要的投資。無論是在工程設計還是在融資方面,我國在該地區的基礎設施項目開發方面均具有很高的能力,可以將雙方的利益結合起來,找到更多有助于實現拉美地區碳中和目標并促機雙方相應領域發展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