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网站app视频免费下载,中文字幕一人妻厨房被公,亚洲 欧美 另类 综合 偷拍,91POPNY国产熟女

歐盟碳邊境稅暴露初期問題

2024-03-01 21:53:05 編輯:貿促會駐外代表處比利時 駐比利時代表處發布 來源:金融時報

金融時報3月1日報道,根據德國排放交易機構收集并與其分享的數據,只有一小部分歐洲公司遵守了對碳密集型進口產品的報告截止期限,突顯出歐盟從2026年開始對進入歐盟的碳密集型產品征稅的努力面臨的挑戰。

歐盟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是全球首個對碳密集型進口產品征稅的舉措,目的是防止來自高污染工業國家的廉價進口產品大量涌入削弱歐盟的重工業。根據歐盟的排放交易機制,重工業受到嚴格的氣候監管,必須為溫室氣體污染買單。

但根據德國排放交易機構收集并與英國《金融時報》分享的數據,在被期待報告排放量的2萬家德國企業中,只有不到10%在今年的早先最后期限前做到了這一點。瑞典環境保護局表示,只有11%的預期報告已被提交。

“我們預計的數量比目前收到的數量多得多”,德國聯邦環境機構UBA表示,“最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數進口商迄今還不知道這項義務”。

包括鋁、鋼鐵和化肥在內的7個行業的企業被要求在1月31日前提交量化其進口產品碳排放的報告,這是將持續到2026年的試驗期的第一階段。未從7月中旬開始報告的企業將面臨每噸碳排放50歐元的罰款。

許多業內人士擔心,所涉及的繁文縟節將增加本已沉重的行政負擔,加劇人們對歐盟正在失去競爭力的擔憂。“有很多困惑和不確定性。”挪威鋁生產商Hydro的氣候政策經理莎拉•海伊(Sarah Hay)表示。

花旗(Citi)分析師警告稱,“特別是從俄羅斯、土耳其、印度和中國進口的份額較大的歐盟國家,可能會看到水泥和石灰、化肥、鋼鐵和鋁的投入成本上升”。

由于技術故障,最后期限延后了一個月,歐盟委員會表示,截至2月底,已提交了近1.3萬份報告。大多數報告都是關于來自中國的進口產品。

在2021年對該稅的初步評估中,歐盟委員會表示,預計每年將有23.9萬筆進口交易屬于該措施的范疇。一位歐盟高級官員表示,很難判斷每個季度應該提交多少份報告,因為只是按年度進行了估算。

鑒于該措施的新穎性,歐盟官員淡化了明顯的申報不足,并表示將根據企業的早期反饋,很快提出簡化該機制的建議。

一位官員表示:“我們需要提出正確的問題,這樣我們的數據才能更加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