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5月11日發布第22次《歐洲吸引力調查》顯示,近期的地緣政治和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對歐洲投資造成了損害,但未來前景明顯更加樂觀。
外國直接投資對歐洲經濟至關重要,在德國和法國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高達20%,在英國占28%。
繼2017年創下6653個項目的歷史新高后,2022年看到了外國直接投資開始反彈的跡象。復蘇仍在繼續,但增長速度在 2022年幾乎停滯,僅增長1%,達到5962個項目。宣布的項目數量仍比疫情前水平低7%。
去年,安永研究警告說,烏克蘭戰爭的余震可能會在2022年使投資脫軌。除此之外,地緣政治、能源和經濟危機的影響在就業率下降方面更為明顯。2022年外國直接投資創造的就業崗位數量下降了16%。
盡管各國之間存在差異,但三個最大的國家繼續吸引了大約一半的外來投資。
法國以1259個項目連續第四年位居榜首,增長了3%。緊隨其后的是英國,有929個項目,比上一年下降6%,德國相對穩定,有832個項目,下降1%。
然而,在這些項目數量中,創造就業機會存在實質性差異。英國的項目創造了46779個工作崗位,而法國為38102個。
縱觀其他 10 大外國投資東道國,愛爾蘭、葡萄牙、意大利、土耳其、波蘭和羅馬尼亞的投資增長顯著。然而,西班牙和比利時的投資步伐放緩。
核心問題是最近的經濟放緩是長期的還是相對較短的“損失期”,即烏克蘭戰爭后的18至24個月,商業和投資者信心將從中緩慢但肯定會恢復。
2023年是歐洲經濟的關鍵一年
研究表明,企業認為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許多接受調查的企業(67%)表示,他們計劃在未來一年擴大或建立歐洲業務,這一比例高于一年前的53%,創歷史新高。這反映了兩個相互交織的因素:一方面,被壓抑的需求和近年來推遲的計劃正在推動新一波增長和產能投資;另一方面,經濟狀況要求進行密集的重組、合理化和成本優化活動。
安永咨詢合伙人、外國直接投資和吸引力全球負責人 馬克·萊米特(Marc Lhermitte) 表示:“如果歐洲要抓住被壓抑的需求和推遲的計劃,就必須在競爭背景下為全球投資者建立一個令人信服的商業案例來自美國和中國。”
美國正在通過《通脹削減法案》吸引投資者。對于歐盟成員國而言,來自歐盟復原和復蘇計劃的資金可能會顯著改變歐洲經濟的發展方式。
安永地區執行合伙人朱莉· 泰格蘭特(Julie Teigland)說,“歐洲的關鍵目標應該是為企業在歐洲制造、投資研發以及進行數字和綠色投資創造條件,以推動未來的繁榮”。“現在是采取行動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