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由中國法學會主辦,湘潭大學、湖南省法學會、中國法學學術交流中心承辦的“中非合作論壇——法治論壇(2025)”在長沙成功舉行。論壇主題是“深化經貿法治合作,共筑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中國法學會會長陳文清,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中國政府非洲事務特別代表劉豫錫,赤道幾內亞總檢察長尼奧·恩查·恩圭馬·曼格,納米比亞總檢察長菲斯特斯·姆班德卡,吉布提憲法委員會主席阿布迪·伊斯梅爾·赫西在開幕式致辭,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王洪祥主持開幕式。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二級大法官劉貴祥,貝寧最高法院司法庭顧問帕斯因沃·瑪麗-約瑟·努格博格農,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宮鳴,埃及總檢察院首席檢察官阿卜杜勒拉烏夫·阿布澤德,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聶文慧,塞拉利昂上訴法院商事及海事庭法官邁克爾·帕特里克·欣多洛·馬米,湘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廖永安作主旨發言,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兼秘書長景漢朝主持主旨發言。
本次論壇設有六個專題研討。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貿仲”)副主任兼秘書長王承杰應邀出席論壇,主持專題研討六“中非經貿爭端解決機制的完善和創新”并發言。
王承杰秘書長以“強化中非仲裁法治合作,護航中非經貿高質量發展”為題發言。他指出,商事糾紛解決是法治建設的關鍵組成部分,也是中非法治合作的重要內涵,仲裁作為商事糾紛解決的重要機制,有必要高度重視仲裁在中非法治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完善和創新中非經貿爭端解決機制。他表示,貿仲受理了涉非洲國家案件250件,爭議金額超過人民幣48億元,國別覆蓋54個非洲國家中的37個國家,涵蓋采礦能源、基礎建設、國際貨物買賣等10種主要爭議類型,為當事人提供了公正、高效、經濟、便利的仲裁服務。他提出,完善和創新中非經貿爭端解決機制,有必要從以下方面著力:一是要提供體現先進理念的仲裁規則;二是培養具有專業化國際化的仲裁員隊伍;三是提供更加數字化便利化的仲裁服務;四是適應中非經貿特點的國際化合作;五是培養高素質國際仲裁法治人才。
本次論壇是落實中非合作的重要內容,對于在法治軌道上共筑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