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人才強國戰略,深入落實國家知識產權局黨組關于人才工作的決策部署,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江蘇中心(下稱“審協江蘇中心”)秉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堅持人才引領發展,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推進人才隊伍建設,為審協江蘇中心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2024年12月25日,審協江蘇中心成功入選江蘇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這標志著審協江蘇中心在人才隊伍建設、高層次人才培養方面邁上了嶄新的臺階。知識產權人才是發展知識產權事業的第一資源,是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先決條件,是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戰略支撐。一直以來,審協江蘇中心緊扣國家戰略,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目標,堅持把分類培養作為人才發展的關鍵手段,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知識產權高素質人才。
加強頂層設計,繪制人才培養“新藍圖”
做好人才工作頂層設計,才能為人才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力”,為知識產權事業注入蓬勃發展的“新活力”。為此,審協江蘇中心根據《知識產權強國綱要(2021-2035)》《知識產權人才“十四五”規劃》等總體要求,并結合實際,制定《審協江蘇中心“十四五”人才發展工作規劃》,堅持系統思維和問題導向,前瞻性研判人才隊伍特點,擘畫出中心人才發展的全景藍圖。
正如審協江蘇中心人力資源部主任張欣所說:“干事創業,關鍵在人,核心在干部。今年是中心‘十四五’人才發展工作規劃的收官之年,更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要立足收官之年,謀好開篇之局,開創人才發展的新局面。”
得益于審協江蘇中心的快速發展和領導的高度重視,審協江蘇中心人才隊伍結構持續優化,人才能力不斷增強,具有不同審齡的審查員隊伍呈現階梯式分布,中高端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逐漸增強,探索出一條較為完備的人才隊伍“成長鏈”。
搭建多維體系,打出人才培養“組合拳”
涵養專業情懷,蓄力人才培養。審協江蘇中心始終將思想淬煉作為人才發展的基石,將高端引領作為人才成長的重點,將業務卓越作為人才培養的目標,結合兩大職能要求,堅持分級分類培養,按照人才成長規律,在專業技術和綜合素養兩個維度搭建培養平臺,打出遞進式人才培養“組合拳”。
不斷提升專利審查和服務能力是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審協江蘇中心搭建了完善的新審查員培訓體系,采用“課堂+實踐+指導”穿插學習模式,幫助新審查員走好入職第一步。同時成立了專利審查能力提升領導小組和專家組,持續開發審查提高培訓課程,建立多維度的培訓課程體系。此外,審協江蘇中心制定了《知識產權服務人才能力提升計劃(2023-2025年)》,建立各類知識產權服務人才專家庫,在“專利特派員”“技術調查官”等項目基礎上,構建多元化知識產權服務人才實踐成長平臺。
“作為一名新入職審查員,在歷時數月的系統化培訓中,從課堂專業知識教學、到部門優質案例實踐,再回到課堂針對不足進行總結,我深刻感受到中心人才培養工作的科學性與實效性,個人專業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第31期入職審查員郝武帥如是說。
持續提升綜合素養能力是人才培養不斷攀登的高線。審協江蘇中心構建完備的人才成長體系,打造“云上項目”,建設審協江蘇中心培訓在線學習平臺,提升人才能力;開設“思慧大講堂”“蘇審青年大講堂”和中高端人才專項培訓班,圍繞知識產權形勢、法律思維、職業素養等方面,開闊人才格局,打開人才視野,不斷拓展培養路徑和舉措;還針對外派國際化人才等9大類專門人才開展深度專業培養。
國際型審查人才郭全萍說:“作為擁有 18 年審查經驗的 ‘老審’,我在中心優質資源與廣闊平臺的支持下,個人專業素養與綜合能力得到顯著提升。2023 年,我入選國際型審查人才,并受中心推薦赴歐洲參加 CPC 分類專項實習,逐步構建起國際化的專利審查視角。這不僅拓寬了我的專業視野,更讓我對我國知識產權事業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充滿信心。”正是通過建設全方位人才培養體系,不斷澆水育苗,助力人才拔節孕穗,最終形成業務深度、服務精度和綜合素養廣度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生態。
聚焦重要舉措,提高人才培養“加速度”
立足崗位實踐,堅持以用為本,把“三個突出”作為人才發展的重要途徑,以少帶多、以點帶面,充分發揮人才引領示范作用,推動審協江蘇中心人才隊伍整體素質提升跑出新的“加速度”。
突出關鍵少數,激勵擔當作為。選優配強各級管理人員,識別發現優秀青年人才,注重多崗位跟蹤考察,不斷儲備管理人才和后備人才。深入實施管理人員能力提升工程,以學習型組織建設為抓手,以輸出帶動輸入,建立中心、部門、個人三級聯動的集中學習與交流分享機制,開展源頭培養、跟蹤培養,使干部梯隊擁有持續不斷的“源頭活水”。
突出實踐鍛煉,練就過硬本領。堅持“內循環為主體,內外雙循環相互促進”的工作思路,提供多崗位交流機會,在崗位中歷練人才,并且利用工作中審查、對外服務、學術研究等重大專項工作,鍛煉干部,在實踐中培養人才,鼓勵并支持人才積極投身中心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各個方面。
突出地方融合,拓展人才空間。積極拓展審協江蘇中心與地方人才的交流渠道,打通與屬地干部的雙向選派通道,通過互選互派充分實現優勢互補、雙向提質。主動爭取地方各類人才政策,打破人才“壁壘”,把地方人才政策轉化為促進中心人才發展的實招。
結出豐碩成果,形成人才培養“聚寶盆”
知識產權事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一代又一代知識產權人的接續奮斗。在談到審協江蘇中心發展至今取得的豐碩成果時,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孫躍飛說道:“‘人才是第一資源’,對于知識產權事業來說,更是如此。多年來,中心用心用情做好人才‘引育用留’工作,在提升專利審查質效、支撐核心技術攻關、激發區域創新活力等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審協江蘇中心將用好近兩千名人才的‘聚寶盆’,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有效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潮起風正勁,奮楫正當先。審協江蘇中心將把知識產權人才作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最基本、最核心、最關鍵的要素,夯實人才發展基礎,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健全人才工作體系,讓各類知識產權人才在實踐中競相迸發創新活力,支撐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