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由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江蘇仲裁中心(以下簡稱“貿仲江蘇中心”)、江蘇省國際商事法律服務中心、江蘇省企業法制工作協會、南京市律師協會主辦,東南大學法學院協辦的“貿仲金陵大講堂”2025年第一期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保護與風險防控”研討會在寧成功舉辦。
貿仲江蘇中心副秘書長湯寅宏主持了本次研討會。他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憑借其深度學習和數據處理上的強大能力,在徹底改變當下各行業服務內容生成模式的同時,也為知識產權保護和企業合規帶來難題。本次活動旨在幫助大家深入理解相關法律制度和司法實踐動態,更好地應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中的法律風險,并選擇合適的爭議解決途徑。仲裁以其專業、高效、保密的突出優勢越來越受到知識產權糾紛當事人的青睞與選擇。貿仲極為重視知識產權仲裁服務的創新與投入,于2022年專門成立了知識產權仲裁中心,同年創新性地發布了《中國國際知識產權仲裁年度報告(2022)》。今年4月上旬,貿仲在北京發布了最新的《中國國際知識產權仲裁年度報告(2024)》,全面總結和展示了我國知識產權仲裁理論研究和實踐成果,有力地提升了中國知識產權仲裁的國際影響力和公信力。
江蘇省企業法制工作協會副會長薛興華和南京市律師協會副會長李越峰為本次活動致辭。
薛興華副會長指出知識產權是激勵創新的催化劑,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科技創新。以Deepseek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為人們帶來內容生成的科技變革,也帶來了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風險。只有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創新司法實踐,才能有效預防技術濫用,促進AI依法合規發展,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李越峰副會長介紹了江蘇地區近年來知識產權領域的發展狀況。他提到,近幾年,江蘇智能產業的規模不斷擴大,數字基礎設施支撐力持續增強,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展。他強調,在AI時代,只有深入理解AI底層邏輯,善用AI工具分析侵權風險、預測爭議解決趨勢才能幫助企業做好知產合規管理,搶占創新制高點。
(從左至右分別為貿仲江蘇中心副秘書長湯寅宏,江蘇省企業法制工作協會副會長薛興華,南京市律師協會副會長李越峰)
在主題分享環節,東南大學法學院教授、科技法與知識產權研究所主任胡朝陽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中的‘避風港規則’適用”為題發表主旨演講。他講解了“避風港規則”的起源、有關制度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沿革、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的技術特點與商業模式,結合典型案例分析了“避風港規則”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中的適用可能與限度。
隨后,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知識產權與信息網絡部主任鄒毅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中的知識產權挑戰與應對——基于AIGC的可版權性分析”為題,闡明了人工智能領域的諸多概念,介紹了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行政監管的規章框架,分析了AIGC可版權性的不同裁判觀點,并為人工智能服務提供者如何有效應對相關法律風險提出多項建議舉措。
最后,上海滬通律師事務所創始人、主任王晶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知識產權熱點法律問題探討”為題進行主題分享。他通過對自身代理案件的細節剖析與展示,深入探討了人工智能訓練數據使用是否構成侵權及實務中的舉證難點、人工智能生成物獲得知識產權保護的前提以及如何界定生成式人工智能平臺責任等熱點問題。
(從左至右分別為東南大學法學院教授、科技法與知識產權研究所主任胡朝陽,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鄒毅,上海滬通律師事務所創始人、主任王晶)
本次研討會得到了從業律師、法務人員,高校學生等法律界人士的積極參與,現場座無虛席,反響熱烈。
(活動現場)
貿仲金陵大講堂是貿仲江蘇中心傾力打造的宣傳品牌,致力成為江蘇及周邊地區公司法務、律師、學者和仲裁實務人士等交流仲裁法律的專業平臺。今后,貿仲江蘇中心將繼續聚焦包括知識產權爭議在內的各類商事爭議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為大家提供專業的學習交流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