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關中平原城市群知識產權保護戰略協作協議》的完滿簽訂,陜西西安市攜手寶雞市、咸陽市、銅川市、渭南市、楊凌區、商洛市以及甘肅省的天水市、平涼市、慶陽市和山西省的運城市、臨汾市等11個市(區),共同邁出知識產權保護合作的新步伐,引領帶動關中平原城市群知識產權工作高質量發展。
自前期“關中平原城市群知識產權保護座談會”召開以來,在西安市市場監管局的推動下,陜甘晉12市區市場監管部門,圍繞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持續深入交流,積極推進知識產權保護聯盟建立工作,進一步創新打造線索移送、聯合執法、結果互認等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合作機制,加速推動《關中平原城市群知識產權保護戰略協作協議》的落地實施。
該協議旨在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和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十四五”實施方案,通過優化行政管理與執法資源,提高打擊侵權假冒工作能效,加強跨區域執法協作,從而增強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協議明確了合作宗旨、原則、內容及保障措施,為各市(區)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合作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在合作內容上,協議強調了加強知識產權監管執法協作信息互通、建立健全跨區域知識產權案件受理協作機制、知識產權侵權判定咨詢機制以及提升行政執法能力等多方面內容。這些舉措將有效解決跨區域、規模化、群體性侵權行為取證難、權利人維權難等問題,提高協同保護能力,優化知識產權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
此外,協議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聯絡員制度、學習交流制度和專題工作匯報制度,以確保各項合作項目的順利推進和高效落實。這些制度的建立將進一步加強各市(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提高工作效率,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不斷取得新的成效。
此次《關中平原城市群知識產權保護戰略協作協議》的簽訂,不僅標志著西安市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更將為關中平原城市群乃至整個西北地區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未來,各市(區)將攜手共進,共同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城市群,為推動我國知識產權保護事業的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隨著這一戰略協作機制的深入實施,關中平原城市群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將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為區域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