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獲悉,2024年,山西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省,大力推動數據知識產權試點建設,印發登記管理辦法,上線運行登記平臺,發放數據知識產權證書30張;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復同意,即將開展新材料專利預審服務;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試點工作成效明顯,辦理裁決案件259起,是試點前的3.9倍;圍繞重點產業鏈、特色專業鎮實施重點專利導航項目11個,實施省級專利轉化項目150個,特別加強對“黑神話·悟空”涉及的景點和文創產品知識產權保護,遏制搶注事件7起。
2023年底,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山西等9個省(市)作為第二批數據知識產權試點。2024年1月,山西省將“開展國家數據知識產權試點”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成立了以分管副省長為組長的數據知識產權試點工作專班。
2024年6月28日,山西省市場監管局聯合山西省法院、檢察院、數據局等10部門印發《數據知識產權登記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共5章29條,對數據知識產權的登記申請、審查核準、變更、管理運用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標志著全省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制度基本建立。
2024年7月12日,“山西省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平臺”在山西省政務服務網正式上線運行,并接入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知識產權全國統一制證系統。經營主體可以通過山西省政務服務網、山西省市場監管局官網、山西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官網3種途徑便捷登錄。平臺為經營主體和社會公眾提供數據知識產權存證、登記、查詢、運營等一站式服務。
山西省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知識產權專業機構“走基層·惠萬家”活動,多次舉辦專題培訓,覆蓋企業和創新主體上千家。山西省市場監管局與山西省文物局聯合簽署《推動文物數據資源和文化衍生品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協議》。截至2024年底,該省數據知識產權登記申請62件,頒發《云岡石窟第13窟石窟本體三維模型數據集》《國網山西電力以電折煤測算分析數據》等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證書30張,涉及文物、文旅、煤電、物流等10多個領域。數據知識產權試點工作受到國家知識產權局書面肯定。
截至目前,山西省發明專利有效量為3.31萬件,同比增長16.2%;有效注冊商標量41.61萬件,同比增長12.6%;專利轉讓2880件,專利受讓3761件,同比增長分別為21.9%和32.1%。
據介紹,下一步,山西省市場監管局將結合山西產業特點,持續深化數據知識產權試點工作,進一步加強與數據、文旅、文物等部門的合作,挖掘文旅、古建、各類文物及重點產業數據知識產權登記,推進數據知識產權保護,加強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證書在數據交易流通、質押融資、價值評估等工作中的運用,全力服務山西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