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重慶市知識產權局發布消息,國家知識產權局已正式批復同意重慶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通過驗收,正式投入運行。這標志著重慶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正式面向全市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生物產業領域開展專利預審服務。
今年4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同意重慶市開展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待完成相關建設任務并驗收合格后,認定為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納入全國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工作機制,開展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工作。經過近8個月的建設,重慶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如期完成各項建設任務,并于近日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檢查驗收。
重慶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正式運行后,將圍繞全市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生物產業領域的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開展快速預審,預審合格的專利將進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快速審查通道,極大縮短專利審查周期。其中,發明專利審查周期將由平均16個月縮短至3個月,實用新型專利審查周期可由平均8個月縮短至1個月,外觀專利審查周期將縮短至5-7個工作日。加速創新發明成果獲權,有利于企業快速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有利于重慶市重點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
據悉,此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已核準重慶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預審服務范圍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生物2個產業領域的111個國際專利分類(IPC)主分類小類和23個洛迦諾分類小類。重慶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已收到全市224家企事業單位提交的備案申請,擬近期發布經重慶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初審、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的首批備案成功的企事業單位名單。
重慶市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重慶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將認真落實國家知識產權局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立足自身職能優勢,健全工作機制流程,提升專業服務能力,緊緊圍繞全市創新主體和市場主體迫切需求,深入開展集快速預審、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于一體的知識產權保護“一站式”綜合服務,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努力為全市加快構建“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和“416”科技創新布局提供有力支撐,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活力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