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貿促會以建設“講政治、守紀律、負責任、有效率”的模范機關為目標,精準定位貿促工作在濟南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的角色與任務,深入推進模范機關建設與業務工作全面融合,聚焦主責主業,服務中心大局,服務廣大工商企業,在聯通政企、融通內外、暢通供需上持續發力,創新構建“234”工作體系,不斷織密服務企業網,擴大國際“朋友圈”,助力濟南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高地。
一、緊密服務中心大局,打造兩場國際產業大會
濟南市貿促會立足濟南優勢產業,高質量舉辦中歐(濟南)綠色低碳經濟合作大會,持續提升世界激光產業大會規模層次,推動全球優質產業資源“引進來”。
一是聚焦促進綠色低碳產業國際合作,創新舉辦2024中歐(濟南)綠色低碳經濟合作大會。在會前積極開展重大項目對接,拜訪歐洲機構和企業400余家,在德國、法國、荷蘭等地舉辦推介活動80余場,發布濟南合作需求39項,先行促成貿易訂單7項、投資項目1個、技術及平臺合作4個,涉及金額約1.6億元。邀請中國歐盟商會、法國能源協會、道達爾能源等71個國內外機構和企業的189名嘉賓參會,舉辦中歐(濟南)綠色機遇洽談會、綠色產業項目路演等分活動,組織一對一洽談400多場,項目路演40多場,促成簽約項目24個、總金額88.18億元,其中濟南市簽約項目20個、涉及金額71.93億元,促成與德國TD電動拖車、寧德時代等新增合作意向10余項、意向投資額2億歐元,是近年來濟南市主辦對歐簽約項目規模最大活動之一。
二是聚焦助推激光產業國際化發展,成功舉辦2024世界激光產業大會。2024世界激光產業大會以“激遇濟南 光鏈未來”為主題,吸引全球領先的光學制造商、歐洲最大的光電產業協會、中外激光龍頭企業等200多家機構參會,成立“齊魯光谷”產業孵化中心、國際交流中心、產業創新中心、產業展示服務中心等4個機構,產業園區、科研院所、激光企業等簽署一系列投資、技術合作協議,涉及激光晶體材料、光電芯片生產、激光醫療、相控雷達等研發與生產的10個項目簽約,預計總投資額超過24.7億元。與大會同期舉辦的激光產業展覽會參展的激光產業上下游企業196家,現場成交激光裝備336臺,成交額29.6億元。濟南激光裝備出口聯盟在大會期間正式成立,核心企業成員超過30家,為激光企業“走出去”抱團發展提供定向服務。
二、助力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構筑三大海外服務體系
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部分西方國家熱衷搞“脫鉤斷鏈”,構筑“小院高墻”。濟南市貿促會積極擔當作為,持續拓寬國際經貿交流渠道,助力企業“走出去”。
一是拓展國際商會合作。通過接待來訪、組織出訪、參加國際經貿活動等多種形式,加強國際商務機構交流合作,新增聯系對接駐華使領館、國際商協會等35家,簽署國際商協會友好合作協議2份,接待國外商協會等經貿代表團來訪13次。今年以來,幫助濟南市20余家企業對接相關國際商協會,解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有關問題5個。
二是打造品牌外展。首次赴境外舉辦“對話泉城”活動,組織由24家企業組成的經貿代表團前往非洲,舉辦“對話泉城·南非經貿合作交流會”、“魅力濟南”(南非)商品展”活動,拜訪相關商協會、企業等,達成意向成交4000萬美元。2021年以來,連續組織企業赴境外開展14場次貿易對接,促成意向成交2.2億元人民幣。
三是布點海外展銷中心。與南非約翰內斯堡工商會合作建立濟南商品(南非)國際展銷中心,與塞爾維亞蘭迪公司合作成立濟南商品(塞爾維亞)國際展銷中心,采取“展廳+大屏幕”方式展覽展示濟南企業和商品,助力企業開拓非洲、中東歐市場。
三、聚焦企業“急難愁盼”,做優四大法律服務體系。
從企業“急難愁盼”入手,持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幫助企業防范和應對國際經貿摩擦,合理規避關稅和貿易壁壘。
一是構建海外商法服務網絡。在塞爾維亞、美國、坦桑尼亞、馬來西亞成立4家中國國際商會濟南商會海外聯絡站,借助當地法律資源,為企業提供所在國投資、貿易、運營等“一條龍”商事法律服務,助力企業安全合規經營。如幫助歐銳激光解決在美66萬元展位費退款事宜和對俄羅斯貿易回款難問題,成功維護企業海外權益。
二是開展商事糾紛調解。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與山東省貿促會商法中心、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山東分會、專職法律顧問等合作,共同為企業提供調解、仲裁等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決方案。2024年,共辦理延期交貨、質量規格爭議等國際貿易糾紛調解及法律咨詢案件6起,涉及秘魯、美國、印度等國家,涉及貿易金額21.06萬美元。
三是強化經貿摩擦應對。加強外貿形勢研究分析,累計發布英國、日本、韓國、東盟、澳大利亞等5個國家和地區《營商環境報告》,梳理經貿摩擦預警信息453篇,為幫助濟南市企業有效應對經貿摩擦,提供風險預警和決策支持。指導企業妥善應對貿易投資爭端,為相關企業提供重點國家企業合規指南,及時應對美國硬質空膠囊產品的雙反調查案件,提升企業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
四是提升商事認證水平。優化“互聯網+認證”服務體系,簽證數量和簽證金額同比提升。截至11月,累計簽發原產地證19415份,貿易金額 33.12億美元,其中RCEP等自貿協定優惠原產地證935份,貿易金額5100萬美元,為企業減免進口國關稅2203萬元人民幣,簽發商事證明書2521份,簽發ATA單證冊45份,幫助企業免稅便捷通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