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貿仲國際仲裁研究院與香港大律師公會聯合主辦、貿仲香港仲裁中心具體承辦的“2024年暑期/秋季香港仲裁法律課程”(“本期課程”)圓滿結課。本期課程是中國貿仲國際仲裁研究院繼“2021年暑期/秋季國際投資仲裁課程"、“2022年暑期/秋季《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課程”之后,推出的第三期課程。本期課程繼續由貿仲香港仲裁中心負責執行。
惠承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亞太區域中心(UNCITRAL RCAP)、香港律政司、澳門法務局、香港律師會、澳門律師公會和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等16家機構的大力支持,本期課程共有來自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等多個司法管轄區的貿仲仲裁員、律師、企業法務近千名學員報名參與。本期課程全程以線上直播的方式進行,總在線瀏覽量突破11,000人次。本期課程是中國貿仲國際仲裁研究院與香港大律師公會的首次合作,以期進一步深化內地與香港司法法律界的交流合作,共同提升兩地律師的執業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助力新形勢下我國國際商事和涉外仲裁法律人才培養。自2023年教育部辦公廳和中央依法治國辦秘書局批準貿仲與7所高校共同建設涉外法制人才協同培養創新基地以來,貿仲已成為與高校共建基地獲批最多的實務部門,并與近20所高校簽署了合作協議。本期課程旨在以雄厚師資力量為依托,為各合作高校國際仲裁碩士項目、涉外律師碩士項目提供實務指導、厚植涉外法治人才隊伍,不斷為涉外仲裁人才培養貢獻高質量智力成果。本次課程由開班儀式暨開課研討會、講座授課和考核三部分組成,共為期三個月。
(貿仲副主任兼秘書長王承杰先生致辭)
2024年7月19日,本期課程的開班儀式暨開課研討會“香港仲裁:十年回顧與展望”順利舉辦。貿仲副主任兼秘書長王承杰先生作開班致辭時指出,香港作為我國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轄區,多年來被視為全球最受歡迎的仲裁地之一,備受廣大仲裁用家的信賴。香港仲裁法律制度深受普通法傳統的影響,其成文的仲裁程序法律——香港《仲裁條例》(第609章)以《聯合國貿法委商事仲裁示范法》為基礎制定,是學習和實踐國際仲裁法律的重要知識基礎。貿仲作為一個有擔當、負責任的國際仲裁機構,不遺余力地推動我國仲裁教育事業的發展,特別是國際商事法律和國際仲裁法律人才的培養。本期課程響應司法部、教育部和貿促會關于做好涉外人才培養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精神,對三十多所和貿仲簽訂以及擬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高校學生免費開放,努力為早日培養出一批專業素質過硬、通曉國際規則、精通涉外法律實務的涉外法治人才作出貢獻。在開班致辭的最后,王承杰先生寄語學員們在本期課程中盡享知識盛宴、滿載而歸。
(由上往下、從左到右,依次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資深大律師,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亞太區域中心主任Athita Komindr女士,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杜淦堃資深大律師,貿仲仲裁員、獨立仲裁員楊良宜先生以及貿仲仲裁員、前香港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資深大律師)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資深大律師,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亞洲及太平洋區域中心主任Athita Komindr女士和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杜淦堃資深大律師受邀作為開課研討會致辭嘉賓。貿仲仲裁員、獨立仲裁員楊良宜先生以及貿仲仲裁員、前香港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資深大律師受邀分別圍繞“香港臨時仲裁制度的發展和展望”“香港仲裁的優勢、現狀和未來”的主題發表主旨演講,并祝愿學員們能通過課程提升自己、學有所獲。
(由上往下、從左到右,依次為貿仲仲裁員、香港大學仲裁及爭議解決法學碩士項目客座教授Olga Boltenko女士,貿仲仲裁員、史密夫菲爾律師事務所顧問戴楓媚女士,貿仲仲裁員、樂博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黃大彰先生,貿仲香港仲裁中心副秘書長王皓成先生以及貿仲仲裁員、香港大律師公會仲裁專業委員會主席Kim Rooney女士)
開課研討會小組討論環節由貿仲仲裁員、香港大學仲裁及爭議解決法學碩士項目客座教授Olga Boltenko女士主持。貿仲仲裁員、史密夫菲爾律師事務所顧問戴楓媚女士,貿仲仲裁員、樂博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黃大彰先生,貿仲仲裁員、香港大律師公會仲裁專業委員會主席Kim Rooney女士以及貿仲香港仲裁中心副秘書長王皓成先生分別就“香港作為連接中國和世界的普通法橋梁”“內地與香港仲裁保全安排”“尋求司法公正和仲裁資金、人工智能和電子科技在仲裁中的運用”“第三方資助仲裁、與仲裁結果有關的費用架構、緊急仲裁員程序、知識產權仲裁在貿仲香港的實踐”等話題進行了分享并參與討論。
(貿仲仲裁院副院長谷巖先生致辭)
貿仲仲裁院副院長谷巖先生最后為開課研討會致閉幕辭。谷巖先生指出,香港的仲裁法律既兼顧香港仲裁的特色又與國際商事仲裁慣例相一致。法律從業者可以通過學習香港的仲裁法律,提升其在整個國際商事仲裁領域的專業技能和知識儲備。因此,中國貿仲國際仲裁研究院聯手香港大律師公會打造的本期課程既有助于中國內地的法律從業者在全球范圍內拓展職業機會,又能為全球法律從業者與香港及中國內地的法律機構和從業者開展合作提供基礎。本期課程的講座授課部分共有10期,圍繞仲裁理論、仲裁協議、仲裁員的選定、臨時措施、證據、仲裁費用、仲裁裁決等議題,全體系覆蓋香港仲裁法律制度,并從實踐層面直擊國際仲裁的熱點、痛點議題。
(從上到下、從左到右,依次為貿仲仲裁員、前香港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資深大律師,貿仲仲裁員、香港大學仲裁及爭議解決法學碩士項目客座教授Olga Boltenko女士,貿仲仲裁員、香港高等法院暫委法官芮安牟資深大律師,黎逸軒大律師,郭俊野大律師,香港高等法院暫委法官聶心平資深大律師,駱敏賢資深大律師,香港高等法院暫委副司法常務官劉恩沛資深大律師,貿仲仲裁員、獨立仲裁員楊炎龍先生,貿仲仲裁員、香港大律師公會仲裁專業委員會主席Kim Rooney大律師,以及貿仲仲裁員孫巍先生)
中國貿仲國際仲裁研究院特邀在爭議解決領域深耕多年的法官、仲裁員、律師、大學教授等資深專家進行授課,包括貿仲仲裁員、前香港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資深大律師,貿仲仲裁員、香港高等法院暫委法官芮安牟資深大律師,香港高等法院暫委法官聶心平資深大律師,香港高等法院暫委副司法常務官劉沛恩資深大律師,駱敏賢資深大律師,黎逸軒大律師,貿仲仲裁員、香港大學仲裁及爭議解決法學碩士項目客座教授Olga Boltenko女士,貿仲仲裁員、香港大律師公會仲裁專業委員會主席Kim Rooney大律師,貿仲仲裁員、獨立仲裁員楊炎龍先生,貿仲仲裁員孫巍先生以及郭俊野大律師。
(圖為學員學習筆記節選)
課程進行期間,全面的知識點、密集輸出的“純干貨”引發了學員們極高的學習熱情——他們課上緊跟課堂節奏、積極與講師互動,課下及時整理筆記、鞏固內化新知識,最終形成了各有千秋的學習筆記。
講師評價節選
本次課程由經驗豐富的國際仲裁員、法律顧問以及中國貿仲的代表組成的講師團隊為學員們帶來了一場場精彩的講座。對于那些滿懷熱情、花費數十個小時參與每一場課程的學員們,我致以敬意,他們以自己對課程主題的深刻見解和獨到分析,為每一次討論都作出了貢獻。同時,我也向中國貿仲出色的組織能力致以敬意。參與其中,我深感快樂和榮幸。
——Kim Rooney 女士貿仲仲裁員、香港大律師公會仲裁專業委員會主席
我非常榮幸在今年的貿仲IAI 2024課程中,就‘仲裁程序的進行’這一主題擔任講師,這也是香港仲裁法系列課程的一部分。能夠面對如此杰出的仲裁從業者群體,向他們介紹在香港由貿仲香港擔任管理機構的仲裁實踐方面的實際操作,是我與全球觀眾交流的一個寶貴機會,讓大家了解香港作為著名仲裁地的獨特之處。我非常享受觀眾提出的深入問題,并希望本次講座能夠促使他們思考如何將這些實踐方法應用到中國內地的仲裁中。
——楊炎龍先生貿仲仲裁員、獨立仲裁員
我很高興能參加中國貿仲國際仲裁院“2024年暑期/秋季香港仲裁法律課程”,并作為講師在課程中介紹了仲裁中的證據問題。本次課程的報名人數超過了五百人,由此可見大家對于香港仲裁法的濃厚興趣,我被學員們所展現出的高度投入與熱情所感動。我深感榮幸并心存感激,能有機會與這樣一群滿懷熱忱的學員分享我的見解與思考!
——劉恩沛資深大律師天博大律師事務所
2024年暑期/秋季香港仲裁法律課程”為參與者提供了關于香港最新仲裁實踐的實用和豐富的見解。課程結構嚴謹、內容密集且富有啟發性。我非常高興能有機會在課程中授課,并欣慰地看到學員們積極互動、熱情參與。衷心希望越來越多的年輕仲裁從業者能夠受益于本次課程!
——郭俊野大律師屢德大律師事務所
學員評價節選
2024年暑期/秋季香港仲裁法律課程”由實戰經驗豐富的講師們從理論、實踐、技巧等多方面進行教學,課程實務性高,學員們都滿載而歸!會繼續參加由中國貿仲國際仲裁研究院主辦的課程!
——許鳳娟大律師許鳳娟律師事務所
非常實用的國際仲裁實務課程,本人受益匪淺!感謝各位老師的辛勤付出!感謝貿仲香港分會的精心組織!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國際仲裁事業的穩健發展做出一份努力!
——徐紹文先生貿仲仲裁員、中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法律顧問、首席合規官
課程導師陣容非常強大、設計非常系統、注重理論和實務的結合、互動效果很好,我本人就實務中遇到的疑問向導師進行了多次提問,導師都在Q&A環節給予了認真耐心的回答,解除了我實務中的疑惑,也給了我非常有益的啟發和點撥。
——劉釗先生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法務合規部總經理
課程授課安排合理,組織有序。授課老師準備充分,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通過該課程學習,我增加了香港仲裁法律規則的知識、鍛煉了仲裁英語應用能力。
——佟占軍先生貿仲仲裁員、北京農學院法學教授
非常感謝CIETAC提供本次學習香港仲裁法律的機會。從仲裁條款的擬定到雷德芬表格的運用再到對仲裁裁決的挑戰,各位授課老師將自身經驗融入課堂,內容生動豐富,對于學生了解仲裁、走近仲裁很有幫助。
——朱婷婷中國人民大學學生
貿仲的暑期課程貫穿香港仲裁的主要環節,大律師和仲裁員將實務細節精細把控之要點融貫于課程之中。從前輩們的分享得以初步感知涉外仲裁的法律思維,受益良多。
——羅慧丹北京大學學生
香港仲裁法課程幫助學員能夠更好地理解仲裁案件的實際運作,特別適合想要在國際仲裁領域深入發展的法律從業者。通過參與此次課程,為我和其他參會學員提供了更廣闊的全球視野,同時對于國際爭議解決方式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張瓏瑞西南政法大學學生
本期課程的系統性、專業性、實用性與創新性,獲得講師和學員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