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8日,2024中國青年仲裁論壇暨第十二屆“中倫杯”國際商事仲裁征文大賽頒獎儀式(以下簡稱“論壇”或“青年仲裁論壇”)在京成功舉辦。本屆論壇由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貿仲”)、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和北京市律師協會聯合主辦,由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提供支持。本屆論壇吸引了百余位法官、律師、企業法務、各地仲裁機構代表、學者、本屆征文大賽的獲獎者代表和廣大青年學生線下參會,近6000名觀眾線上收看論壇直播。
論壇分上午和下午兩個時段進行,上午的議程包括開幕式、主旨演講、征文大賽頒獎儀式以及專題討論環節,下午的議程包括兩場專題討論以及一場辯論。
貿仲仲裁院副院長谷巖、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張學兵、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杜煥芳教授出席論壇開幕式并致辭。中國人民大學原常務副校長王利明教授、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民庭(北京國際商事法庭)庭長馬軍分別發表主旨演講,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研究所主任焦亞尼主持了開幕式。
(貿仲仲裁院副院長谷巖發表致辭)
貿仲仲裁院副院長谷巖在致辭中歡迎各位嘉賓的到來,并對獲獎論文作者表示祝賀。他表示,今年是中國仲裁周開啟的第十二個年頭,中國仲裁周漸已成為國際上深具影響力的仲裁法律盛會之一。中國青年仲裁論壇是每年中國仲裁周的必備重磅活動,吸引了青年仲裁人的廣泛參與。作為中國知名度最高的常設商事仲裁機構,在過去的一年里,貿仲在推動我國涉外仲裁制度創新和仲裁法治建設發展的事業上取得了進一步成就,在仲裁案件量質齊升的同時,更做到了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肩負起培養青年人才的重任,努力為青年律師、高校學生搭建了了解和實踐國際仲裁的平臺。希望青年仲裁人能夠保持對知識的渴望并持續學習、注重實踐并積累經驗、培養良好的溝通能力,盡快成長為中國仲裁所需的高端復合型人才、國際仲裁界的生力軍。貿仲愿與各方攜手共進,為中國涉外法治人才的培養貢獻新的力量,實現新時代中國仲裁事業的跨越式發展。
(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張學兵主任發表致辭)
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張學兵主任在開幕致辭中說到,中倫律師事務所作為征文大賽的獨家贊助單位,親眼見證眾多仲裁佼佼者在過去十余年中通過參加此項比賽得到成長,早期很多獲獎的青年人如今已經成為中國仲裁事業的骨干。國際仲裁發展前景廣闊,大量國際商事爭議需要律師以代理人和仲裁員的身份去處理。青年仲裁論壇對青年仲裁人才培養起到關鍵作用,希望青年仲裁人能更多關注仲裁并投身仲裁事業,通過參加征文大賽、青年仲裁論壇等活動不斷積累經驗、提升技能,在未來的仲裁工作中更好發揮作用。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杜煥芳教授發表致辭)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杜煥芳教授在致辭中提到了本屆論壇的三大背景,一是《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即《紐約公約》)生效六十五周年,二是今年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實際上要求進一步深化改革法學教育培養機制,三是中國正扎實推進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建設。在上述背景下,要進一步加強國際仲裁人才培養。為此,需要對整體的教學實踐體系及知識進行更新,確立實踐導向的培養理念,打造匯集擅長國際仲裁理論和實踐、結構完善的基礎性師資隊伍。
(中國人民大學原常務副校長王利明教授發表主旨演講)
隨后的主旨演講環節,中國人民大學原常務副校長王利明教授以“違約救濟的新發展”為主題發表主旨演講。王利明教授分享了《民法典合同編通則司法解釋》中關于違約救濟的幾個核心問題,詳細探討了合同解除的規則,包括解除權的判定、異議期限的調整、通知到達的生效條件,以及協議解除中是否影響違約責任的承擔。關于可得利益的計算,王利明教授強調應當扣除合理成本,并引入替代交易規則。王利明教授的演講為法律實務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民法典》中違約救濟的相關規定提供了重要參考。
【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民庭(北京國際商事法庭)庭長馬軍發表主旨演講】
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民庭(北京國際商事法庭)庭長馬軍以“從實務角度談青年仲裁員的裁判思維與能力”為題發表了主旨演講。他從“公正的價值追求”“系統的法律思維”和“優秀的庭審駕馭能力”三個方面對廣大青年仲裁人提出寶貴建議與要求。青年仲裁員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裁判能力,以適應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需求,為更好解決國際商事爭議積極貢獻力量。
隨后進行了第十二屆“中倫杯”國際商事仲裁征文大賽頒獎儀式,貿仲仲裁研究所主任焦亞尼代表組委會宣讀了獲獎名單,獲獎代表上臺領獎并與頒獎嘉賓合影留念。
頒獎儀式結束后,論壇進入專題討論環節。第一個專題討論圍繞“審慎或激進:仲裁協議效力擴張的去向”這一主題進行,由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宋連斌主持。
貿仲案件管理處處長張燁結合其仲裁案件管理經驗,介紹了實踐中仲裁協議效力擴張的具體案例及新《公司法》實施背景下仲裁協議效力擴張的問題。匯仲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鐘莉分享了“另一個自我理論”和“公司集團理論”在仲裁協議效力擴張實務中的應用。北京融理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岳潔結合訴訟和仲裁案例,圍繞合伙協議中的仲裁條款效力能否擴張到合伙企業這一非簽約方、合資合同中的仲裁條款的效力能否擴張到合資公司、仲裁協議效力擴張到證券期貨民事賠償糾紛等問題分享了自己的見解。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法官郝文婷以“仲裁協議約束公司股東的規則探討”為題,探討了在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之下仲裁協議效力擴張到公司股東的基本規則。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張旗坤副教授結合中外有關立法、司法解釋和實踐分享了其對仲裁協議效力擴張的見解,指出雖然仲裁協議效力的擴張在國內外存在爭議,但適度擴張可以提高仲裁的有效性。廊坊仲裁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程文圍繞仲裁機構和仲裁庭如何通過完善仲裁規則、合理安排仲裁程序從而解決仲裁協議效力擴張問題做了分享。
專題討論二以”仲裁裁決的域內外執行:基于全流程、各視角的探討”為主題,由北京金融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執行局局長雷運龍主持討論。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陳劍玲結合具體案例,分析了《紐約公約》體系下仲裁裁決域外承認與執行中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貿仲監督協調處案件經辦人陳宓結合貿仲仲裁實踐經驗和具體實例,介紹了貿仲保證裁決可執行性所采取的措施。北京市信達立律師事務所主任周廣俊介紹了仲裁裁決在俄羅斯的執行特點、典型法律問題及相關注意事項、俄烏沖突對仲裁裁決承認和執行的影響。維德大律師事務所大律師毛茅圍繞仲裁裁決在香港法院的執行,介紹了香港法院執行仲裁裁決的流程、所需的材料和內容,并分析了仲裁裁決在香港執行的未來趨勢。君合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臻結合具體案例從律師的視角分析了仲裁裁決可執行性問題,提出了溝通機制、關注可執行性和完善合同條款的三項建議,期望實現仲裁程序的整體高效運作。貿仲香港仲裁中心法律顧問區錦濤介紹了貿仲香港中心兩個裁決被中國內地法院執行的有關情況,并從仲裁機構的角度分享香港仲裁庭如何處理與上述兩個案件中類似的瑕疵仲裁條款。
辯論環節以“仲裁類案同判是否要與法院執行同樣的判斷標準”為辯題,由貿仲華南分會副秘書長金曦主持,由漢坤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曾穎點評。
辯論中,正方辯論嘉賓為金杜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侯鵬、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博士研究生陳凡凱、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吳琦好。反方辯論嘉賓為通商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李其師、朗悅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弼宇、方達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嘉瑞。
雙方辯論結束后,漢坤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曾穎對本場辯論進行了點評。
環節三的討論主題為“文娛領域仲裁問題大家談”,由元合律師事務所主任邢科科主持。北京仲裁委員會案件二處處長陳亮宇從機構角度,分享文娛領域仲裁的趨勢、熱點和難點問題。新浪集團法務部總經理谷海燕介紹了影視投資制作經濟格式合同簽訂中所要注意的事項。網易集團總法律顧問李大華介紹了文娛領域與消費者有關糾紛的約定管轄、實踐與理念。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戴雯介紹了影視投資合同保底條款的概況及其在實務中的法律問題。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教授、北京市文化娛樂法學會常務副會長劉承韙介紹了文娛仲裁近十年的發展變化,并對更好解決文娛領域的糾紛提出建議。本環節各位發言人還就青年仲裁人如何進行自我提升和發展分享經驗與建議。
(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曹麗軍做閉幕致辭)
最后,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曹麗軍做閉幕致辭。他回顧了十二屆青年論壇的歷程,對本次論壇的與會嘉賓、參會人員和籌備人員表達了感謝,并對本屆論壇議程和議題的設計、專題討論的內容、辯論環節的交鋒開展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建議加強與國際仲裁機構青年組織的合作,為青年仲裁人提供成長機會,希望有更多人關注和參與青年仲裁論壇,讓青年仲裁論壇和“中倫杯”商事仲裁征文大賽在仲裁研究者和實務界人士中形成更大的影響力。
至此,本屆中國青年仲裁論壇在友好熱烈的氣氛中落下帷幕。本屆論壇不僅促進了業內前沿信息的交流,更為青年人搭建了交流互動、開拓眼界、鍛煉發展的優秀平臺,促進了優秀青年仲裁人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