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貿促會于2024年9月29日(星期日)上午舉行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王琳潔出席,介紹相關情況并回答媒體提問。以下為新聞發布會文字實錄。
王琳潔
新聞媒體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中國貿促會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我是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王琳潔,首先,我向大家通報3條信息。
一、發布7月全球經貿摩擦指數
從綜合指數看,7月全球經貿摩擦指數為102,繼續處于高位區間,同比、環比持平。當月全球經貿摩擦措施涉及金額同比下降30.2%,環比上升12.6%,說明全球經貿摩擦形勢依然緊張,相關企業需關注“走出去”法律風險。
從國別指數看,在監測范圍內的20個國家(地區)中,美國的全球經貿摩擦措施涉及金額最多,越南、印度和巴西的全球經貿摩擦指數位居前三。部分新興市場經濟體涉及的全球經貿摩擦呈上升趨勢,企業近期應及時關注上述相關國家(地區)最新經貿政策。
從行業指數看,在監測范圍內13個主要行業中,經貿摩擦措施的沖突點集中在機械設備和電子行業,其中電子行業經貿摩擦指數居首位,近期電子行業相關企業須重點關注對外貿易投資風險預防與應對。
從分項指數看,在監測范圍內的20個國家(地區)共發布24項進出口關稅措施,發起20起貿易救濟調查,向WTO提交技術性貿易壁壘(TBT)通報和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SPS)通報108項,發布進出口限制措施15項,發布其他限制性措施189項。其中,其他限制性措施指數在五類措施指數中居首。
在涉華經貿摩擦方面,19個國家(地區)涉華經貿摩擦指數為115,處于高位,較上月上升10個點。其中,美國涉華經貿摩擦指數最高。當月19個國家(地區)涉華經貿摩擦措施涉及金額同比上升2.7%,環比上升47.1%。機械設備、電子、輕工、化工和運輸設備行業涉華經貿摩擦指數處于高位,主要國家(地區)涉華經貿摩擦措施覆蓋傳統制造業與高新技術領域,相關企業應警惕全球產業鏈合規風險。
二、發布8月全國貿促系統商事認證數據
2024年8月,全國貿促系統累計簽發原產地證書、ATA單證冊、商事證明書等各類證書58.8萬份,較上年同比增長3.28%,這與我國8月出口同比增長8.7%的態勢保持一致。
全國貿促系統優惠原產地證書簽證金額為63.37億美元,同比增長12.74%;簽證份數為17.90萬份,同比增長18.58%;辦證企業2.24萬家,同比增長5.09%。
全國貿促系統RCEP原產地證書簽證份數為23553份,同比增長8.85%;辦證企業3980家,同比增長7.05%,出口目的國包括日本、印尼、韓國、越南等11個成員國,這表明RCEP的政策紅利在持續賦能我國外貿企業。
三、中國貿促會全力做好與臺風“摩羯”“貝碧嘉”相關的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出具工作
9月初,超強臺風“摩羯”“貝碧嘉”先后在我國海南、廣東等地登陸,影響范圍廣,破壞威力大,致使部分企業停工停產、受損嚴重。面對災情,全國貿促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做好災害搶險工作,第一時間推出與超強臺風“摩羯”“貝碧嘉”相關的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服務,幫助受災企業正確援引不可抗力條款,降低減免違約責任。
以上是我向大家通報的信息。下面回答媒體朋友提問,請大家在提問前先通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機構。
中國新聞社 記者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剛剛圓滿閉幕。習近平主席在峰會開幕式上提出,中國同所有非洲建交國的雙邊關系提升到戰略關系層面,中非關系整體定位提升至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并宣布中方未來3年同非方開展攜手推進現代化“十大伙伴行動”,為中非合作樹立了新的里程碑。我想請問發言人,鏈博會作為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的國家級展會,將采取哪些措施推動中非供應鏈合作?
王琳潔
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是此次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的熱詞。作為習近平主席在峰會開幕式上宣布的中非“十大伙伴行動”之一,產業鏈合作伙伴行動強調中方愿同非方打造產業合作增長圈。此外,李強總理在第八屆中非企業家大會上的致辭中指出,中國愿同非洲不斷深化產業鏈合作,歡迎非洲企業用好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等相關平臺。
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在本屆峰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鏈博會貿易促進、投資合作、創新集聚、學習交流的平臺作用,促進中非企業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更好實現產業互促、利益共享、發展共進,為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多作貢獻。
具體來說,一是邀請非洲國家政府部門、商協會及企業參展觀展。截至目前,已有埃塞俄比亞、科特迪瓦、盧旺達、摩洛哥、加納、剛果(金)等非洲國家及非洲聯盟確認參展第二屆鏈博會,將有農業、礦業等多個產業的非洲企業亮相鏈博會。作為第二屆鏈博會支持單位的國際貿易中心、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將在鏈博會上設立展位,邀請相關中非企業參與,展示中非項目合作成果。
二是落實向非方單方面擴大市場開放要求,加大對非洲企業參展支持力度,為最不發達國家提供免費展位和搭建服務。
三是謀劃提升非洲企業參展獲得感,采取“一國一策”、“一團一策”方式,幫助非洲企業加強供需對接,在中國找到其本國優勢產業的上下游合作伙伴和優質訂單。
四是邀請非洲國家政府部門、有關商協會和企業代表、智庫學者、國際組織負責人等參加鏈博會會議活動,為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提出更多非洲建議、發出更多非洲聲音。
經濟日報 記者
在世貿組織公共論壇上,中國貿促會與國際貿易中心共同舉辦了專題研討會,請您詳細介紹一下相關情況?下一步,在多邊合作領域,貿促會還有哪些工作計劃?
王琳潔
在今年6月任鴻斌會長訪問瑞士世貿組織總部期間,奧孔喬-伊維拉總干事邀請中國貿促會在世貿組織最重要的年度活動—世貿組織公共論壇上主辦專題論壇,組織中國工商界積極發聲,與多邊機構和全球工商企業深入交流,共同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暢通。
為體現對世貿組織的堅定支持,中國貿促會接受邀請,積極謀劃議題、周密組織安排,邀請國際貿易中心(ITC)共同主辦了以“構建更加綠色和具有韌性的供應鏈”為主題的研討會,來自國際組織、外國商協會、智庫機構和企業代表等100余人出席。我們特別邀請了中投公司、中國大唐、中國鐵建、中國中車、中興通訊、敦煌網等中國企業負責人參會,并圍繞經濟綠色轉型、數字技術提升貿易包容性、數字經濟與跨境電商等議題發言,在多邊領域發出響亮的中國工商界聲音,得到各方積極回應。
任鴻斌會長在一天內分別會見了世貿組織奧孔喬-伊維拉總干事、聯合國貿發會議秘書長格林斯潘和國際貿易中心執行主任科克-漢密爾頓,積極宣介中國共產黨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通報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情況,并就支持多邊主義、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加強機構間務實合作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奧孔喬-伊維拉總干事高度評價研討會效果,希望中國貿促會繼續引領中國工商界到多邊領域積極發出中國聲音,消除部分國家對中國發展的疑慮,增信釋疑、推進合作。
下一步,中國貿促會還將積極參與金磚國家工商論壇、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等多邊平臺,組織能源、金融、農業、基礎設施、貿易與投資、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等各相關領域中國企業代表參會,不斷促進各國工商界對話交流,為全球經濟治理貢獻更多中國智慧。
新華社 記者
相比首屆鏈博會,第二屆鏈博會的展會便利措施政策有哪些變化?
王琳潔
鏈博會是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關于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重要倡議的國家級展會,得到了各部門、各地方的大力支持。
近期,北京海關發布了支持第二屆鏈博會的12條便利措施。在保留了支持首屆鏈博會的如設立海關常態化機構、派員入駐現場、簡化展覽品檢驗手續、縮短審批時限、設置展會專門通道、便利單證冊使用、簡化出入境手續、支持保稅展示展銷等措施之外,還新增了深化科技應用,打造智能化監管服務模式和支持跨境電商業務,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等相關措施。
同時,我們還精心制定了《2024年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通關便利化服務手冊》,聚焦暫時進境物資相關管理政策、通關流程、擔保方式和ATA單證冊電子備案流程等內容,特別是對鏈博會專屬通關便利化重點舉措進行了解讀,為境外展商辦理臨時進出境通關手續提供了詳細指引,上述措施和手冊均可在中國貿促會官網、微信公眾號和ATA業務官網(www.eatachina.com)、微信公眾號查閱。
法治日報 記者
我們知道,2024年AIPPI世界知識產權大會10月將在杭州舉辦。目前,大會籌備進展如何?有哪些重要嘉賓或活動值得關注?
王琳潔
世界知識產權大會,是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AIPPI)創立的國際知識產權領域參會人數最多、參會國家和地區范圍最廣的國際盛會之一。中國成功申辦舉行本次杭州大會,是AIPPI成立127年以來,世界知識產權大會首次在中國舉辦,這對于中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也是開展知識產權國際交流合作的一次難得機遇。
本次大會由中國貿促會和AIPPI主辦,杭州市人民政府和AIPPI中國分會承辦,目前大會籌備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這里,提前向大家劇透一些大會亮點信息:
首先是全球匯聚讓大會更“精彩”。大會突出國際化和專業化,預計將有來自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中外嘉賓參會,其中外國嘉賓1400多人,包括世界知識產權組織、AIPPI、歐洲專利局、美國專利商標局、日本特許廳等眾多國際知識產權領域知名人士將出席大會致辭或者參與討論。
其次是精心設計讓大會更“豐富”。這次大會以“知識產權的平衡保護與創新發展”為主題,將舉辦開幕式、歡迎招待會、文化之夜、女性律師活動、青年會員論壇、閉幕式等系列活動,并將對專利、商標、著作權、知識產權行使等四個專題研究決議草案進行深入討論,議程緊湊而又務實。
再則是中國印記讓大會更“獨特”。大會將專門組織一次專利侵權案件庭審,允許部分外國參會人員報名旁聽,讓參會代表現場感受我國知識產權審判實踐。大會中國專場將邀請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和法院系統的專家介紹我國知識產權審查和保護的最新發展和歷史性成就,讓知識產權保護的中國智慧與世界經驗交相輝映。
最后是周密組織讓大會更“難忘”。大會主會場設在美麗的杭州國際博覽中心,系列活動將分別在獨具蘇杭文化特色的印象西湖實景地、杭州絲綢博物館以及錢江新城附近舉辦,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以及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成就一定能讓“憶江南,最憶是杭州”成為與會嘉賓難忘的美好回憶。
東南衛視 記者
近期,美方出臺一系列涉華限制措施,包括提高部分中國商品的301關稅,加強對量子計算、半導體制造等技術的出口限制等,對此,貿促會有何評論?
王琳潔
近年來,美國不斷泛化國家安全概念,違反市場經濟原則,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世貿組織早已裁決美301關稅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美方301關稅措施是典型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做法,這些行為嚴重影響了半導體等科技制造產業在內的全球供應鏈穩定暢通,嚴重損害了相關國家和企業正當權益。
在近期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工商咨詢理事會(ABAC)2024年第三次會議上,中美工商界代表聯合提案,推動會議通過亞太供應鏈合作原則,強調堅持供應鏈開放合作與非歧視,供應鏈政策應遵守世貿組織規則并避免扭曲貿易與投資等反對“脫鉤斷鏈”的具體訴求,并納入致APEC領導人報告,這充分反映了包括中美工商企業在內的亞太工商界聲音。
日前,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發布了《2024中國商業環境調查》,140家會員企業參與調查,其中77%的受訪企業在華運營超過20年,40%的受訪企業去年在華營收超過10億美元。調查顯示,過去一年美企在華營收企穩,80%的受訪企業實現盈利,計劃將今年在中國創造的利潤用于再投資,美企仍愿深耕中國市場,普遍認為中國市場是其全球布局的關鍵一環。這說明,對于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全球工商界來說,沒有人愿意脫鉤斷鏈,合作仍是主流,共贏才是目標。
因此,中國工商界堅決反對美方相關做法。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代表中國工商界呼吁美方尊重國際經貿規則,從互利共贏的大局出發,停止對正常的技術合作和經貿往來人為設置障礙,我們倡議雙方應攜手加強互信合作,通過對話磋商解決問題,避免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暢通。
央廣網 記者
全球工商法治大會剛剛閉幕,發言人能否進一步介紹一下有關情況和成果?
王琳潔
三中全會就加強涉外法治建設作出戰略部署。9月27日,由中國貿促會主辦的2024年全球工商法治大會在北京成功舉辦,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出席活動并致辭。大會自2023年首創,已舉辦兩屆。本屆大會以“加強工商法治合作,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為主題,邀請中外工商界與法律界重要人士共商共議如何深化工商法治國際交流與合作,就以法治方式促進各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工商企業實現合作共贏達成重要共識。
本屆大會亮點紛呈、成果豐碩,具體來說:
一是大會國際化程度提升,嘉賓權威性、代表性強。來自逾40個國家和地區的工商界、法律界代表近1000人現場參會。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主席馬塞洛·巴斯克斯—貝穆德斯、國際統一私法協會主席瑪利亞·基婭·馬拉古蒂、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會長奧山尚一、國際商標協會首席政策官希瑟·斯坦梅爾等國際商法領域重要嘉賓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平行論壇邀請到世界銀行集團廉政局、國際勞工組織中國和蒙古局、“一帶一路”律師聯盟、亞非法協香港區域仲裁中心、亞洲國際仲裁中心、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AIFC)法院及國際仲裁中心、新加坡國際調解中心、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等20多位國際組織和外資企業嘉賓參會發言。
二是大會就全球工商法治合作達成重要共識。大會達成《2024年全球工商法治大會北京宣言》重要成果文件,由任鴻斌會長代表與會中外工商界、法律界正式對外發布?!缎浴诽岢鑫妩c倡議:完善全球治理體系,共建經濟開放格局;優化全球營商環境,促進世界共同發展;強化法治保障作用,激發產業創新動能;深化全球法商交流,拓展國際合作空間;凝聚全球各方共識,共創世界美好未來。《宣言》充分體現了大會法商融合發展的獨特理念,代表了當前中外工商界、法律界人士對于全球工商法治合作的共同意見。
三是大會議題新穎、交流深入。大會精心設計了“法治與發展”“法治與開放”“法治與創新”三個核心議題,同期舉辦三場平行論壇,每場平行論壇參會人員均超過300人,與會國際組織、政府相關部門代表,相關領域專家學者與愛立信、梅賽德斯-奔馳、西門子、中國鋁業集團、京東方等世界500強企業代表聚焦合規建設、營商環境優化、爭議解決、知識產權保護等熱點話題展開深入探討,為全球工商界和法律界搭建了高端對話與合作平臺,為構建更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國際經貿秩序貢獻工商與法治力量。
經濟參考報 記者
第21屆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成功舉辦,請問峰會對推動中國—東盟經貿關系發展有何意義?
王琳潔
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由中國貿促會、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及東盟10國工商會共同主辦,已舉辦21屆。今年是峰會“鑲鉆成冠”新階段的開局之年,共舉辦4場品牌活動、多場經貿配套活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出席第21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暨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并致辭,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通過視頻致辭,柬埔寨副首相兼內閣辦公廳大臣翁賽維索、老撾副總理吉喬、越南副總理兼財政部長胡德福、東盟秘書長高金洪出席開幕式并先后致辭。峰會作為中國與東盟高端政商、商商對話的重要平臺和務實貿易投資促進平臺,成果豐碩,可以簡要概括為四個“促進”。
一是促進工商合作更緊密。峰會期間,成功舉辦中國—東盟商界領袖論壇,發布《中國與東盟工商界共同推進中國—東盟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南寧倡議》《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升級發展規劃(2025-2035)》《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關于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政策建議報告》等多項成果。成功舉辦馬來西亞政府與中國企業CEO圓桌對話會,幫助中資企業“新三樣”產品開拓海外市場。東盟國家商協會、有關國際組織負責人,企業家,專家學者等積極參加峰會相關貿易投資促進活動,面對面開展貿易、投資、產業對接洽談并收獲多項合作成果。
二是促進法治合作更有力。峰會期間,成功舉辦中國—東盟商事法律論壇,落地落實五大成果,正式揭牌設立中國—東盟商事仲裁協作中心、設立廣西首批境外知識產權服務站、發布廣西首份臨時仲裁指南、正式運行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省際司法協作聯動機制、推動中國—東盟商事仲裁協作中心共建協議,有力推動區域營商環境優化。
三是促進開放合作更拓展。舉辦東盟與中日韓(10+3)產業鏈供應鏈對接大會、中國(廣西)—“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經貿合作座談會、中國—印度尼西亞貿易投資洽談會、中國—東盟多式聯運產業合作對話會、中國—東盟國際貿易與產業投資交流對接會等系列經貿配套活動,在更多領域、更廣范圍、更高層次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在貿易、投資及產業領域交流合作。
四是促進參與區域經濟治理更深入。推動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機制與峰會平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雙向賦能,成功舉辦商務理事會年會暨工商會會長聯席會議,中國和東盟十國國家工商會共同發布《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關于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政策建議報告》,就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合作提出工商界建議,為區域經濟治理貢獻工商智慧和工商方案。
新華社中經社 記者
三中全會《決定》對標準化工作作出重要部署。請問中國貿促會近期在標準化工作領域有哪些主要進展?
王琳潔
三中全會《決定》強調,要健全國家標準體系。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中國貿促會深入學習貫徹三中全會精神,一直致力于加快構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近期所做工作可以概括為三個提升:
一是不斷提升標準化開放程度。今年5月13日,國際標準化組織新任主席曹誠煥首次訪華,參加中國貿促會主辦的2024年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并致辭,充分肯定了中國國際標準化相關工作。6月17日,任鴻斌會長在瑞士日內瓦訪問了國際標準化組織中央秘書處,會見秘書長塞爾吉奧·穆???,進一步鞏固和拓展雙方在標準化領域的合作基礎。我們還在金磚工商理事會(中方)貿易投資工作組提出“貿易發展與標準合作”倡議,擬于10月下旬在北京舉辦金磚國家貿易發展與標準合作研討會。
二是不斷提升標準化水平。在國際標準方面,我們牽頭的共享制造國際標準化工作組獲批成立,全力推動在數字營銷、聯絡中心等領域申請建立國際標準化新技術機構。在國家標準方面,開展跨境電商獨立站、電子商務用戶條款、共享經濟等國家標準研制。在行業標準方面,推進數字化供應鏈、展覽主承辦機構、會議服務等行業標準研制。在團體標準方面,發布《綠色會展廢棄物管理規范》《產業園區營商環境招商引資能力評估準則》等團體標準,正推動《基于產業鏈的供應鏈合作指南》《涉外法律服務能力模型》等團體標準研制。
三是不斷提升標準化交流合作。近期,我們與中國標準化協會共同主辦了第八屆中國服務貿易標準化論壇,以“科技創新賦能服務經濟,標準合作促進貿易發展”為主題,邀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主席、世界貿易組織(WTO)副總干事等重要嘉賓探討、分享標準化發展趨勢,并組織多場專業領域的權威對話,發布《貿易發展與標準合作倡議》《2024年服務貿易國際標準化觀察報告》《中國出口新動能與企業信心指數報告》和《跨境電商行業可持續發展白皮書》。
湖北廣電 記者
我們注意到,今年全國貿促系統“千團出海”行動,不少團組前往中亞地區考察,請問,從貿促會了解的情況看,企業對中亞地區營商環境作何評價?有哪些趨勢值得關注?
王琳潔
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國—中亞峰會在陜西西安舉行,習近平主席出席峰會并發表主旨講話,為構建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深化中國—中亞合作指明了方向。一年多來,我們以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先后舉辦了中哈企業家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中哈經貿論壇暨第二屆鏈博會哈薩克斯坦推介會、第十三屆烏茲別克斯坦—中國新疆商品展覽會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影響力和品牌度的重要經貿活動,組織近30批次全國貿促系統“千團出海”團組到訪中亞各國,促進雙方企業增進溝通交流,達成務實合作。
同時,為更好地幫助中國企業和投資者了解中亞各國營商環境,新疆貿促會聯合中國貿促會研究院通過專家座談、企業交流、調查問卷、實地走訪等多種形式深入調研,編寫了《中亞營商環境報告2023》。
《報告》顯示,受訪中資企業普遍認為中國同中亞各國經貿合作潛力巨大,各類企業開拓中亞市場的熱情高漲,77.1%的受訪企業認為中亞各國改善營商環境相關舉措取得務實成效,希望在以下五個方面得到進一步完善,一是加大對外資企業支持力度,推動相關政策切實落地;二是持續完善外商投資法律體系,保持法律的穩定性與一致性;三是不斷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密切雙方經貿往來;四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互聯互通水平;五是優化公共服務環境,為外資企業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公共服務。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發揮中國—中亞實業家委員會中方理事會的職能作用,為推動中國—中亞各國企業切實加強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搭建開放平臺、提供優質服務。
中國貿易報 記者
貿法通作為中國貿促會服務企業的數字公共服務平臺,近期運行情況如何?有哪些企業咨詢熱點和趨勢值得關注?
王琳潔
近期,貿法通平臺聚焦2024年全球工商法治大會、中國仲裁周等商事法律服務領域重要活動,推出系列專題,同時針對電動汽車、電池等經貿摩擦熱點,上線“電池進出口實務及合規”解讀專欄,廣受企業關注和歡迎。
本月,從咨詢類型看,國際貿易咨詢最多,占比達到63.7%,具體涉及原產地證書辦理、原產地優化升級系統操作方式、海牙認證、ATA單證冊、出口發票認證等問題。爭端解決咨詢排名第二,占咨詢總量的12%,主要涉及合同履約、貨款和資金糾紛應對等問題。其他咨詢主要集中在知識產權(8%)和跨境投資(5%)領域,具體涉及商標侵權應訴、國外商標注冊及延期辦理、外資赴中國設立公司注冊商標等問題。從咨詢國別看,主要涉及美國、哈薩克斯坦、印度、泰國、意大利、以色列等國家。
下一步,我們將密切關注全球經貿摩擦重點領域,組織專業權威的商事法律服務資源和力量,推出更多具有針對性的咨詢熱點和專欄,更為務實、更加有效地為廣大中外企業提供法律支援服務。
大家有沒有其他問題,如果沒有的話,今天的發布會就到這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