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路都修得挺好,就是各家各戶家門口這幾十米還是土路,一下雨都是泥,我就不敢出門了,怕摔!聽咱們下沉工作隊說,這幾天就要開始施工了,等修好路了,下雨我也不怕了!”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黑溝村74歲村民郝玉芹說起村里要硬化入戶道路的事,高興得合不攏嘴。
察民情聽民聲
今年,河北省貿促會下沉工作隊(以下簡稱“下沉工作隊”)入駐黑溝村后,廣泛開展了村民入戶和民情探訪,對村民的精神面貌、生活習慣、居住環境有了深入的了解,這些工作為駐村工作明確了思路。一樁樁關系到大家伙生活的大事小情,都是下沉工作隊來村后要辦的實事。
盡快硬化入戶道路成為了下沉工作隊亟待解決的第一件“硬任務”。
為此,下沉工作隊和村支書一趟趟跑鄉里、到縣里,找部門、問政策,在秦皇島市貿促會的協調幫助下,經過幾個月的反復協商溝通,最終,工作隊協調爭取到了農業農村局30萬元的入戶道路建設工程項目資金,用于硬化全村180戶村民家的入戶道路。
“等雨季一過,馬上開工!”一說到開工在即,駐村工作隊隊長王朝暉很激動。
眼看著駐村后的第一個“硬任務”馬上就能順利完成了,王朝暉卻沒打算帶著工作隊緩口氣,因為他準備把另外一塊“硬骨頭”也給啃下來。
青龍滿族自治縣是山區大縣,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村里很多農田都在山坡上,田間作業路窄而且陡峭,秋收時蘋果運輸成了種植戶們面臨的最大考驗。
“早些年,就靠人背肩扛,裝八九十斤蘋果的大背簍,一簍一簍往下背,效率特別低。目前我們改用獨輪車,雖然拉得多了,但下山路上很容易翻車,一翻車,果子就都摔壞了!”一提到運果下山的艱險,村里的蘋果種植戶王慶華唏噓不已,這樣的難題也令王朝暉倍感頭疼。
要想啃下“硬骨頭”,就得下足“硬功夫”。王朝暉和村支書帶領工作隊邊研究政策,邊實地勘查測量數據。終于,在工作隊的努力下,黑溝村總長6800米的14條田間作業路的基本情況、信息全部匯集到了鄉里。下一步,工作隊將積極爭取政策和資金扶持,力爭田間作業路施工項目早日開展。
聚民心辦實事
村里路燈少,大伙晚上出去不方便……
村民4組、6組季節性缺水,一缺水就得到外面去拉水,用水困難……
村里有冷庫,可是一直沒給裝變壓器,用不了……
進駐以來,下沉工作隊牢記河北省貿促會領導“把實事辦好,把好事干實”的囑托,明確了“干事為先,解難為要!”的工作原則,堅持每周開碰頭會,匯總走訪了解到的問題,討論解決辦法。梳理下來,下沉工作隊發現,提升村里的人居環境以及改善基礎設施是重中之重。
有問題,就要找解題思路。
下沉工作隊把這些情況匯報上去,河北省貿促會領導高度重視,把駐村幫扶工作列為重點工作,召集相關人員親自研究協調推進,向中冀鄉村振興基金會申請了增架路燈、打4眼深水井的幫扶資金,為村里協調修護坡、建橋梁、筑堤壩項目支持。協調電力部門,為村集體冷庫安裝變壓器,冷庫的投入使用將為村集體每年增收2萬元。
在村民們看來,這支下沉工作隊的到來,給村里帶來了不小的變化。村支書袁忠奎對王朝暉說:“下沉工作隊給咱村里落實了這么多好事兒,大家伙會記你們一輩子!”王朝暉則表示:“這些都是下沉工作隊應該做的,河北省貿促會的領導和同志們時刻記掛著村里的事,下一步咱得想辦法提升大家伙的收入,讓咱們村越來越好!”
謀富路促振興
青龍滿族自治縣土壤、氣候條件優越,種植板栗、蘋果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故被稱為“中國板栗、蘋果之鄉”。為了讓黑溝村蘋果變成村民們的致富果,王朝暉和工作隊決定帶著黑溝村,在蘋果品牌化的方向進行嘗試。
“科學種植、養護,才能更好、更穩定地保證蘋果的品質,這對于品牌化來說至關重要”。為了發展產業,工作隊走進果園、果窖,全面了解蘋果的種植、修剪、產量、儲存、銷售情況;跑田間地頭,了解春耕、春種、施肥、打藥、產量情況,計劃邀請農業專家為村民講授果樹種植技術,改造升級蘋果產業。
“河北省貿促會領導班子對下沉駐村工作非常關心支持,讓我們借助2024中國地理標志品牌合作大會等國際化專業化平臺,宣傳打造青龍板栗、國光蘋果等市場品牌,增強產品知名度,讓更多人認識黑溝村,記住黑溝村的特產。”王朝暉信心滿滿地說,“我們還鼓勵村民開展電商直播,利用我會微信公眾號加強宣傳,進一步拓展蘋果和板栗銷售渠道。”
情系山區奔赴新征程,深耕沃野繪就新“豐”景。河北省貿促會黨組書記袁擁軍表示:工作隊要深入田間地頭,以村民喜聞樂見、接地氣的形式,積極開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三農”工作精神的宣講,多措并舉助力集體經濟發展,緊盯短板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堅決落實河北省領導的指示要求,扎扎實實把下沉駐村幫扶工作做到位,一定要抓細抓實抓出成效。 (冀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