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十周年,為促進京津冀打造特色產業鏈供應鏈,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邁上新臺階,京、津、冀三地貿促會、國際商會,沈陽市貿促會、國際商會,青島市貿促會、國際商會等機構共同策劃“京津冀十周年”專題系列培訓活動,并于近日舉辦主題為“深化京津冀協同發展,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的首場培訓。培訓邀請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劉英奎進行專業講解。主協辦單位、相關商協會及京內外企業代表1000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劉英奎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內涵、成就及短板、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的思路等內容進行了深入講解。劉英奎表示,研究發現,京津冀地區區域經濟規模持續擴大,但地區生產總值全國占比下降,產業協作層次有待提升。
劉英奎建議,可以從三方面探索促進京津冀一體化融合發展。
一是完善協同發展機制,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把石家莊培育為協同發展第三極。”劉英奎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重點在于提升河北發展水平。而河北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核心增長極的輻射帶動作用。劉英奎認為,目前,京津之間經濟聯系緊密,經濟發展呈現明顯的中心—外圍結構,京津雙城輻射帶動冀北和冀東地區效果明顯。但冀中南地區較難接收到來自京津的輻射帶動。一直以來,石家莊在都市圈核心城市中處于落后地位,吸附周邊勞動力、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輻射帶動能力不足,無法形成都市圈產業鏈分工格局。
同時,石家莊與冀中南各城市經濟聯系較薄弱,在經濟總量、經濟密度、政府財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方面對其他城市的領先作用不明顯,無法引領帶動衡水、邢臺、保定、邯鄲等地發展,成為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明顯短板。因此,亟須加快石家莊現代化都市圈建設,進一步推動冀中南地區崛起。
二是促進京津冀文體、旅游、會展、物流業等一體化發展。劉英奎認為,展覽業產業鏈條長、參與主體廣、參與要素多,是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重要領域。
“京津冀一方面可協作打造大展、名展。另一方面,挖掘部委資源承接國際性、全國性大型展會。”劉英奎表示,比如,中國貿促會副會長于健龍出席2023京津冀國際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發展大會。大會就是由中國國際商會指導,河北省貿促會、河北省發展改革委、河北省商務廳、河北省工商聯、滄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同時,建設大型展館,比如廊坊、唐山,大力發展會展業。吸引法蘭克福、漢諾威、勵展、中展集團,鼓勵兼并、合作,打造跨區域會展龍頭企業。
三是共同打造綠色低碳示范區。京津冀可嘗試合作建立綠色標準體系,包括綠色食品標準體系、低碳標準體系等。制定綠色低碳規劃,實施統一綠色低碳標準;加大綠化力度,做大做強生態涵養區;打造綠色低碳園區,推廣綠色低碳技術。“綠色低碳技術主要分布于化石能源降碳技術、清潔能源、儲能技術、節能與能量回收利用、溫室氣體捕集利用封存五大領域中。”劉英奎認為,可以鼓勵企業將綠色低碳技術貫穿于從產品設計到原材料采購、生產、運輸、儲存、銷售、使用和報廢處理的全過程。如通過森林碳匯、碳捕集與封存等方式使碳足跡下降,實現碳中和;逐步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優先使用水電、風電;涂裝噴漆環節推廣使用循環水處理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