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8日下午,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分會秘書長焦亞尼女士受邀出席由仲裁女性俱樂部(woman in arbitration,簡稱“WIA”)主辦的五周年“WIA Friends Reunion ”活動,圍繞仲裁程序管理和女性法律職業發展路徑等主題,以專業研討的方式與線上線下數百位仲裁機構代表、律師、公司法務等業內人士共同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
焦亞尼女士在現場參與了“從仲裁機構到仲裁員:仲裁程序管理的角色演進”的主題討論,就案件程序管理主導權移交仲裁庭及電子送達等問題分享了貿仲的實踐經驗。
焦亞尼女士指出,案件程序管理主導權在組庭后移交仲裁庭是國際仲裁中的普遍做法,也是貿仲仲裁的一貫要求。貿仲《仲裁規則》第三十五條明確規定,仲裁庭可以按照其認為適當的方式審理案件,可以就所審理的案件發布程序令、發出問題單、制作審理范圍書、舉行庭前會議等。在向仲裁庭移交案件材料時,貿仲在相關函件中也會明確提醒仲裁庭,組庭后案件的具體程序進展將由仲裁庭負責。但由于各方面原因,許多仲裁案件的程序管理依然要依賴機構的協助完成。隨著國內各仲裁機構受理案件數量不斷增加,提出案件程序管理主導權移交仲裁庭問題,對于更好地發揮仲裁庭在仲裁程序中的積極作用,提高仲裁案件質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在確定案件程序管理主導權移交時,需要綜合考慮仲裁員的專業能力、審理風格、對案件的投入程度和對適用規則的熟悉程度以及包括雙方代理人情況在內的案件具體情況等各方面因素,同時仲裁機構也應及時給予必要協助。
焦亞尼女士進一步指出,因為疫情原因,電子送達在貿仲仲裁實踐中得到了廣泛適用,尤其是涉及境外當事人的案件中,貿仲也適時啟用了交換案件材料的電子平臺,既有效推進了案件程序進程,也有利于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數字仲裁是數字中國建設的必然要求,希望仲裁機構加強合作交流,共同推進適用仲裁的電子化信息平臺建設。
WIA是由香港國際仲裁中心發起設立,主要致力于推動仲裁性別多樣化和促進女性在國際仲裁及相關業務領域的發展,其在每年春季“三八”國際婦女節和秋季中國仲裁周的專場活動均吸引了大量關注,凝聚了推進仲裁事業高質量發展“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