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网站app视频免费下载,中文字幕一人妻厨房被公,亚洲 欧美 另类 综合 偷拍,91POPNY国产熟女

2023年第二案:中國貿仲委裁決再獲美國紐約南區法院承認與執(轉載:采安仲裁)

2023-03-01 00:00:00 編輯:貿促會貿仲委 貿仲委發布

(轉載:采安仲裁)

(作者:采安仲裁高級顧問 戴萍)

 

      導語

      2023年2月10日,美國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院就La Dolce Vita Fine Dining Company Limited v. Lan 一案作出判決,對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作出的兩個仲裁裁決予以承認與執行。這是2023年美國法院(也是同一法院)第二次承認與執行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裁決。本案索引為La Dolce Vita Fine Dining Company Limited v. Lan (1:21-cv-03071)。 

 

      本案案情

      本案中,多方當事人簽訂了股份買賣協議,在協議履行過程中出現糾紛,申請人甜某集團對被申請人張某、盛某公司提起仲裁;申請人甜某公司對被申請人張某、盛某公司、俏江某公司提起仲裁。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依法受理后,組成三名仲裁員組成的仲裁庭,并作出裁決,共裁決被申請人賠償申請人1.42億美元。

      甜某集團、甜某公司向美國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院申請單方面扣押張某擁有或控制的某紐約公寓,獲得美國法院支持。

      與此同時,被申請人向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國際商事法庭申請撤銷上述裁決。2020年12月底,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法庭就兩起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案分別作出民事裁定,駁回申請人申請。兩案裁定是國際商事法庭首次就多方當事人仲裁庭組成問題作出裁定,且涉及當事人約定與仲裁機構的管理權力這一關系問題。參見:最高院國際商事法庭案例:多方當事人仲裁庭的組成 

      第二國際商事法庭駁回被申請人撤銷裁決申請后,甜某集團、甜某公司向美國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院申請承認與執行上述勝訴裁決。

      被申請人張某提出如下抗辯:(1)本案申請人的請求應被駁回,因為申請人沒有證明該公寓系張某擁有;(2)本案應因管轄地不當而被駁回;(3)根據不方便法院原則,本案申請應被駁回;(4)仲裁裁決不應得到承認與執行,因為存在《紐約公約》第五條規定的仲裁程序違反當事人協議的事由。 

 

      美國法院判決及理由

      關于準對物管轄權(Quasi in rem jurisdiction)問題:雖然基于財產的管轄權通常要求滿足屬人管轄權的最低接觸檢驗( the minimum contacts test),但存在一個例外,即準對物管轄權被用來扣押財產,以履行對被告享有屬人管轄權的法院已裁判的債務時(where quasi in rem jurisdiction is used to attach property to collect a debt based on a claim already adjudicated in a forum where there was personal jurisdiction over the defendant)。鑒于對張某有屬人管轄權的仲裁庭已經裁決了申請人的請求,并認為張某(和其他被申請人)應支付申請人1.42億美元,此時,美國法院可以行使準對物管轄權,而不要求存在最低接觸。此外,雖然《紐約公約》不在張某的名下,但根據房地產和保險經紀人與張某的代理人之間的各種交流,可以認定張某是該公寓的所有者。

      關于管轄地問題:張某辯稱,案涉相關爭議與紐約沒有關系,而且該爭議的各方均為外國實體或個人,不受本法院屬人管轄權的約束。法院認為,依照執行《紐約公約》的第204條規定,確認外國仲裁裁決的訴訟可以在任何可以就當事人之間爭議提起訴訟或程序的法院提起。當事人之間“與爭議有關的訴訟或程序”包括判決前申請扣押財產程序。因此,由于本案進行了財產扣押,可認為有關爭議的訴訟或程序在本地區提起。故可以由本地區法院管轄本案。

      關于不方便法院問題:根據美國第二巡回上訴法院的判例,可通過三步驟檢驗判斷以不方便法院為由駁回訴訟是否合適。第一步是確定適當給予原告選擇法院的尊重程度;第二步是考慮被告提出的替代法庭是否足以裁決雙方的爭端;第三步是要平衡法院選擇中所涉及的私人和公共利益。張某主張申請人是外國原告,而外國原告的選擇應該得到較少的尊重。法院認為正如第二巡回上訴法院所指出的,一個原告,即使是外國原告,越是出于合法的理由選擇在美國法院起訴,就越要尊重這種選擇。申請人認為張某等被申請人存在隱藏財產的行為,并因此申請財產扣押,避免在仲裁裁決被確認后進一步拖延。在這種情況下,申請人對訴訟程序的選擇值得尊重。此外,盡管中國可能與當事人之間的基本爭議有更強的聯系,但對《紐約公約》下的國際仲裁裁決進行確認是美國的一項“優先政策”,這一公共利益也支持本案法院行使管轄權。

      關于仲裁程序問題:張某抗辯貿仲委沒有按照2012年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規則第27(3)條的要求指定所有三名仲裁員。美國法院注意到張某已就此向仲裁庭以及中國國際商事法庭提出相同的抗辯,均被駁回。美國法院尊重仲裁庭以及中國國際商事法庭的意見。同時指出,張某沒有提供任何證據證明仲裁機構的組成不符合當事人的協議,且張某雖然被明確授權代表所有被申請人,但拒絕代表所有被申請人共同提名一名仲裁員,是一種惡意行為。 

 

      本案小結

      本案是2023年美國法院(也是同一法院)第二次承認與執行貿仲委裁決。本案繼續體現了美國法院支持仲裁的友好態度,同時也反映了包括貿仲委、北京仲裁委等在內的中國仲裁機構的裁決水平以及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本案的法律問題也揭示即使透過復雜的交易安排持有境外資產,但仍可能被仲裁裁決的債權人成功進行財產扣押,進而確立管轄并執行仲裁裁決,足以引起注意。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o_rJRBgX_gMYa5bx8qsX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