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2年7月1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知識產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雷筱云出席新聞發布會,介紹了2022年上半年知識產權相關工作統計數據,并答記者問。
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介紹,總體上看,當前我國知識產權發展態勢穩中有進、質量提升。
(一)主要統計數據
專利方面:上半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 39.3 萬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147.3 萬件,外觀設計專利授權 38.3 萬件。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 3.3 萬件。中國申請人通過《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海牙協定》提交外觀設計國際申請 353 件。專利復審結案 3.1 萬件,無效宣告結案 0.5 萬件。
截至2022年6月底,我國發明專利有效量為 390.6 萬件,同比增長 17.5%。
商標方面:上半年,我國商標注冊量 367.4 萬件。收到國內申請人提交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 2699 件。完成商標異議案件審查 8.1 萬件,完成各類商標評審案件審理 21.7 萬件。
截至2022年6月底,我國有效注冊商標 4054.5 萬件,同比增長 20.9%。
地理標志方面:上半年,批準地理標志產品 3 個。核準地理標志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 365 件。核準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市場主體 2239 家。
截至2022年6月底,累計批準地理標志產品 2493 個。核準地理標志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 6927 件。核準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市場主體 19350 家。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方面:上半年,我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申請 7661 件,發證 5233 件。
截至2022年6月底,我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申請累計 7.4萬件,發證 5.7 萬件。
(二)主要特點
2022年上半年的數據主要呈現 5 方面特點:
一是知識產權創造趨勢平穩。上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國內專利、商標、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知識產權申請呈先降后升趨勢,總體平穩。以上海為例,6月份的發明專利申請扭轉前期下降態勢,環比數據回暖。當地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和創新主體積極克服疫情沖擊,創新創造能力得到恢復。
二是國內企業創新活力強勁。截至2022年6月底,我國國內擁有有效發明專利的企業達到 32.5 萬家,同比增長 20.3%;擁有的有效發明專利為 210.7 萬件,同比增長 22.0%,高于全國平均增速 4.5 個百分點。其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15.5 萬家,擁有有效發明專利 133.4萬件,同比增長23.4%,以占國內企業 47.8% 的數量產生了國內企業 63.3% 的有效發明專利量,保持著強勁的創新活力。
三是專利商標質押融資普惠性增強。上半年,全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金額為 1626.5 億元,同比增長 51.5%,惠及企業 9760 家,同比增長 68.0%。其中1000萬元以下的普惠貸款惠及中小企業 6951 家,占惠企總數的 71.2%,同比增長 111.7%,專利商標質押融資服務“小微”的特征顯著,普惠性增強。
四是地理標志產業規模擴大。截至2022年6月底,我國核準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市場主體 1.9 萬家,較上年同期增加六千余家。地理標志專用標志改革試點范圍由12個省份拓展到20個省份,涉及 1951 件產品,占國內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總數的 82.9%。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市場主體數量持續增加,專用標志使用申請核準程序不斷優化,對帶動地方特色產業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發揮了重要作用。
五是新興技術領域專利儲備加強。截至2022年6月底,我國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數量排前三位的技術領域分別是計算機技術、測量和數字通信,分別占總量的 9.4%、7.6%和 6.8%;增速前三位為信息技術管理方法、計算機技術和醫學技術,分別同比增長 78.5%、32.3%和 27.1%。新興技術領域專利儲備的增強,支撐了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也增進了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福祉。
(www.cpahkl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