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歐亞網12月18日報道,哈薩克斯坦政府計劃自2022年起采取進一步措施,限制工業企業二氧化碳排放,將企業年度免費碳排放配額總量從目前的1.69億噸降至1.25億噸。
根據哈生態、地質和自然資源部制定的《2022-2025年國家規劃》,上述措施將使哈工業企業碳排放成本從200萬美元提高至4400萬美元。2025年前,碳排放配額總量年均縮減5.4%。油氣、采礦、冶金、化工、電力和建材行業的128家企業被納入監管之列。如果企業碳排放量超過免費配額,可通過交易所或直接向其他配額富余的企業購買額外配額。2021年,大部分額外配額被熱電廠購買。電力需求激增的主要原因是加密貨幣“挖礦”產業快速發展。由于中國禁止加密貨幣“挖礦”,導致許多“礦工”向哈薩克斯坦大量轉移,推動哈成為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礦場,占全球市場份額的18%以上。
哈薩克斯坦碳減排計劃符合哈在《巴黎協定》中所作的承諾,即到203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較1990年減少15%,該目標已寫入2021年7月1日生效的新版《生態法典》。從歷史上看,生態問題并非哈薩克斯坦國家發展的優先方向。哈是全球碳排放量最高的30個國家之一,人均碳排放量居全球前10位。哈薩克斯坦碳排放主要來自能源領域,占比82%。根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發布數據,2018年,哈能源行業碳排放量較1990年增長4%。目前,碳減排工作僅針對高排放企業,約占全國排放總量的43%。2021年,未使用的碳排放配額較上年有所減少。
哈薩克斯坦實行工業“綠色轉型”的原因是約40%的國產商品出口歐盟。歐盟計劃從2023年起對高“碳足跡”商品征稅。由于生產商將碳稅和其他引進“綠色技術”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消費者最終不得不為此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