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濟太陽報》近日報道,斐濟儲備銀行行長兼宏觀經濟委員會主席阿里表示,過去兩年對斐濟經濟來說極具挑戰性,盡管當前的勞動力市場狀況和總體經濟活動仍低于新冠疫情暴發前的水平,但最近的指標表明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已開始觸底反彈。在2020 年經濟增長分別下滑15.2%和4.1%之后,預計 2022 年經濟增長將達到11.3%。同時,這種經濟復蘇態勢將持續到 2023 年和 2024 年,預計經濟將會分別增長 8.5% 和 7.7%,而在今年 7 月早些時候的預測顯示斐濟經濟預計將在 2022 年和 2023 年分別反彈6.2%和8%。
分析表示,2022 年的斐濟經濟復蘇將主要得益于國際旅游業的重新啟動及由此產生的對其他經濟部門的積極溢出效應,這些行業主要包括住宿和餐飲、運輸倉儲、金融保險、批發零售、制造業以及農業。今年 12 月斐濟較早重新開放邊境也是基于這方面的考慮,如果按照早先假設的在 2022 年中期重新開放邊境,當年入境人數將只能達到2019 年的30%,而現在預計到訪人數將達到 2019 年的 50%,到 2023 年游客人數將進一步上升至 2019 年水平的 85%,在 2024 年將能夠恢復到疫情暴發前水平。游客人數預測的上調對批發和零售銷售、住宿和運輸以及一般投資者情緒產生積極的連鎖反應,其他部門的改善包括制造業特別是糖和礦泉水生產企業的好轉,建筑和房地產活動恢復,電力消耗增加以及金融、專業和信息技術部門服務型業務的增加。與此同時,預計稅收將隨著國內經濟的復蘇實現增長。
與此同時,阿里表示盡管全球范圍內因疫情導致的“封鎖疲勞”可能會激發旅行的胃口,從而給斐濟帶來更強勁的經濟復蘇,但前景仍存在下行風險,主要受全球范圍內的疫苗不公平現象影響,可能會導致更易傳播的病毒新變種出現,從而導致全球重新封鎖和其他流動性限制,進而抑制旅游需求。因此,低于預期的旅行需求、投資者對即將到來的 2022 年大選的觀望態度以及自然災害和氣候變化的持續威脅等很容易扼殺未來的經濟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