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經貿摩擦案件
埃及終止對涉華鋼坯、螺紋鋼和鋁采取的保護性措施
11月14日,據《今日埃及》報道,埃及貿易和工業部長內文·加美亞發布兩項部長級決定,終止2019年第907號、2021年第168號關于對進口鋼坯、螺紋鋼和鋁產品實施保護措施的決議。埃及貿工部長在一份聲明中指出,當前全球通脹率高、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生產要求提高,這些因素對埃及的生產和出口行業均造成了負面影響。
澳大利亞終止對華銅管雙反調查
11月12日,澳大利亞反傾銷委員會發布公告稱,對進口自中國的銅管作出反傾銷和反補貼終裁,同時對進口自韓國的銅管作出反傾銷終裁,裁定中國涉案產品不存在傾銷行為,雖存在政府補貼,但補貼幅度為微量;裁定韓國涉案產品雖存在傾銷行為但傾銷幅度微量且對澳大利亞國內產業造成損害微小,可忽略不計,因此決定終止對中國涉案產品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同時終止對韓國涉案產品的反傾銷調查。涉案產品的澳大利亞海關編碼為7411.10.00.11。
印度對華測量卷尺發布反規避案征稅令
11月12日,印度財政部稅收局發布通報稱,接受印度商工部于9月3日對中國測量卷尺作出的反規避終裁建議,即中國涉案產品經由新加坡和柬埔寨進口到印度以規避反傾銷稅,對中國測量卷尺實施的反傾銷措施及有效期同樣適用于原產于或進口自新加坡和柬埔寨的測量卷尺,其中鋼卷尺及其組件為1.83美元/公斤,玻璃纖維卷尺(皮尺)及其組件為2.56美元/公斤。上述裁決自本通報發布于官方公報之日起生效。本案涉及印度海關編碼90178010、90179000項下的產品。
加拿大對涉華銅管件進行第三次雙反日落復審立案調查
11月8日和9日,加拿大國際貿易法庭和加拿大邊境服務署分別發布公告,對原產于或進口自中國、美國和韓國的銅管件啟動第三次反傾銷日落復審立案調查, 對原產于或進口自中國的銅管件啟動第三次反補貼日落復審立案調查。涉案產品的加拿大稅號為7412.10.00.11、7412.10.00.19、7412.10.00.90、7412.20.00.11、7412.20.00.12、7412.20.00.19、7412.20.00.90。利益相關方應于12月16日前提交本次日落復審的調查問卷答卷。
西班牙通報中國出口兒童餐具不合格
11月15日,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因產品未經授權使用竹子作為原材料,西班牙通報中國出口的兒童餐具不合格,該產品已分銷至歐盟其他成員國,通報編號為2021.6181。
法國通報中國出口人參、紙吸管不合格
11月15日,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因產品分別檢測出環氧乙烷、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等,法國通報中國出口的人參、紙吸管不合格,通報編號分別為2021.6182、2021.6187。
美國對中國出口大黃魚和活性面筋粉實施自動扣留
近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對中國兩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詳情如下:因產品檢測出甲基嘧啶磷,對中國東莞益海嘉里賽瑞淀粉科技有限公司出口的活性面筋粉實施自動扣留,預警編號為99-08;因產品檢測出環丙沙星、恩諾沙星,對中國福建欽龍食品有限公司的大黃魚實時自動扣留,預警編號為16-124。
剛果(金):多地流行麻疹、腦膜炎等疫情,北基伍省連遭多支武裝組織襲擊
近期,剛果(金)多地流行麻疹、腦膜炎等疫情。11月12日,馬涅馬省政府官員表示,該省近期暴發麻疹疫情。11月10日,據當地媒體報道,自去年8月底以來,一種不知名的疾病長期在奎盧省貢古地區流行,患兒出現貧血、腹痛和嘔吐等類似瘧疾的癥狀。11月8日獲悉,喬波省巴納利亞社區居民受腦膜炎病情影響最為嚴重。此外,11月12日,剛果(金)東北部北基伍省貝尼地區Kisunga村遭武裝分子襲擊。11月7日,北基伍省多個軍事基地遭反政府武裝組織“M23運動”從盧旺達越境發動襲擊。
建議駐剛果(金)各地,尤其是首都金沙薩、北基伍省、南基伍省、伊圖里省、上加丹加省等地,中方人員在近期敏感時期與未來數月,應嚴格遵守當地政府公布的疫情防控措施,避免或謹慎前往傳統高危敏感地區與疫情高發區,密切關注當地媒體對安全事件、集會抗議和疫情發展的最新報道;加強個人衛生,住處定期通風消毒,提前儲備足夠的生活必需品與防疫物資,提高駐地安保等級;購買人身和財產保險,引入綁架襲擊預防危機管理解決方案,嚴格遵循剛果(金)軍警部門及政府有關禁令。
突尼斯:斯法克斯及首都接連發生示威沖突
11月14日,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Place du Bardo附近區域,反政府示威者試圖突破安全屏障,與警方爆發肢體沖突。11月11日獲悉,近期,斯法克斯省Agareb鎮垃圾填埋場重新開放激怒當地居民,引發系列相關集會示威與警民對峙沖突,當局已向該鎮部署軍隊。不排除后續示威影響連接Agareb鎮和該省首府斯法克斯以及加夫薩的P14公路的可能。
建議駐突尼斯各地,尤其是首都地區、西部及東南部邊境各省等,各中資企業在外人員在近期敏感時期與未來數月,應謹慎或避免前往以上高危敏感地區,盡量減少在政府與軍警設施、宗教禮拜場所、政治集會場所、集市、公交樞紐等人群密集公共場所逗留的時間;密切關注當地安全形勢,留意駐地周邊異常情況及可疑人員,適度提高安保等級,做好騷亂恐襲應急預案。
泰國:曼谷繼續放寬防疫限制,卡車司機擬首都駕車游行
11月1日泰國政府宣布重開國門后,首都曼谷市已解封大部分經營場所的防疫限制。目前,曼谷市禁止22時后在餐廳內飲酒,部分娛樂場所、人員聚集活動場所暫未恢復營業,其他商業活動均已基本恢復正常。11月16日,泰國卡車司機計劃駕駛約500輛卡車在曼谷市中心游行,并將車輛停靠在能源部外,旨在抗議高油價。此前,泰國陸路運輸聯合會(LTFT)已于10月19日舉行緩行卡車車隊游行,并于11月1日至8日舉行全國大罷工。此外,11月14日,泰國首都曼谷繼續舉行反政府示威活動,當局提前封鎖市中心多個區域,并設立檢查站。
建議駐(擬赴)泰國各地,尤其是首都、泰南四府及周邊地區等,中資企業在外人員在近期與未來數月,應謹慎或避免前往高危與敏感地區,密切關注當地媒體對安全事件與疫情的跟蹤報道;提高警惕,減少與陌生人員接觸,避免單獨及不必要的外出;尊重當地文化傳統,文明參與節慶活動,注意保管財物;遵守當地法律法規,應隨身攜帶有效身份證件,禮貌配合軍警檢查;嚴格遵循泰國軍警部門、衛生部門及當地政府有關禁令,并聽從當局發出的最新指示行動。
世貿組織:全球貨物貿易增速放緩
11月15日,世貿組織發布最新一期貨物貿易晴雨表,讀數為99.5,接近基準值100。同上期貨物貿易晴雨表數值相比,此次讀數出現明顯下降,表明全球貨物貿易在強勁反彈后開始放緩。主要原因是關鍵行業的生產供應出現中斷,抑制了貿易增長,此外進口需求也開始減弱。各成分指數中,汽車產品指數降幅最大,只有航空貨運指數仍顯著高于預期。世貿組織預計2021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將增長10.8%,預計2022年全球貨物貿易將增長4.7%。
中國電信美洲子公司在美214牌照遭吊銷,提請美國法院出手阻止
11月16日,據英國路透社報道,中國電信美洲子公司15日向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巡回上訴法院提出請求,希望其阻止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關于撤銷該公司在美國業務授權的決定。報道稱,10月26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以所謂國家安全考慮為由,投票決定吊銷中國電信美洲子公司在美國的214牌照,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美國投資正助力中國爭奪芯片行業主導地位
11月15日,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經濟研究公司榮鼎集團的分析顯示,從2017年到2020年,美國風投公司、芯片行業巨頭和其他私人投資者參與了中國半導體行業的58項投資交易,比此前四年的數量多出一倍以上;上述投資者為中國芯片初創企業籌資高達數十億美元,英特爾公司是積極的投資者之一。報道稱,部分美國議員提倡立法審查美國在海外進行投資。
日美建立工貿伙伴關系
11月15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日本經濟產業省官網消息稱,日本將與美國建立貿易和工業伙伴關系。該合作伙伴關系將推動日美在半導體、5G等數字和先進技術行業的創新以及供應鏈的彈性。此外,雙方同意開始談判,以解決進口到美國的鋼鐵和鋁的關稅問題。
歐亞經濟聯盟可能會擴大強制貼標的商品范圍
近日,據俄羅斯Regnum網站報道,歐亞經濟委員會執委會主席助理馬爾金娜表示,委員會正在審查俄方關于自2022年3月1日起在俄對自行車和自行車車架強制粘貼電子監管標識并請各方共同參與的提議,以及哈關于對某些醫藥產品強制貼標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