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4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在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后發表一份聲明,宣布將從11月啟動縮債計劃(Taper),每月資產購買規模將減少150億美元,包括100億美元美國國債和50億美元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并視情況調整資產購買速度。美聯儲同時宣布,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0%-0.25%目標區間。
聲明表示,隨著新冠疫苗接種取得進展和強有力的政策支持,美國經濟活動和就業指標繼續增強,受疫情不利影響最嚴重的行業近期已出現好轉。但新冠疫情和經濟重新開放相關的供需失衡,對部分行業物價大幅上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美聯儲認為,導致通脹上漲的部分因素是暫時性的,整體金融狀況將依然寬松。
聲明表示,經濟發展仍將取決于疫情發展,預計疫苗接種的推進和供應限制的緩解將支持經濟活動和就業持續增長、通脹走低,但經濟前景仍存在風險。美聯儲將尋求實現長期通脹率均值維持在2%且較長期內通脹預期牢牢錨定在2%。為實現這一目標,美聯儲將維持寬松的貨幣政策。
聲明表示,鑒于自去年12月以來,美國經濟朝著物價穩定和充分就業兩大目標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美聯儲決定降低月度凈購買資產的規模。自11月晚些時候開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購買量將分別由此前的800億美元和400億美元調整至700億美元和350億美元,12月將分別購買600億美元和300億美元。如果經濟前景出現變化,美聯儲將隨時準備對購買速度進行調整,從而繼續促進順暢的市場運作并營造寬松的金融條件,以支持信貸流向居民和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