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非洲開發銀行發布題為《從解決債務到經濟增長:非洲路線圖》的非洲經濟展望報告指出,去年非洲經濟遭遇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衰退,經濟下滑2.1%,而今年經濟預計增長3.4%。
報告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對非洲國家帶來不同程度影響,依賴旅游業的國家去年經濟衰退11.5%,今年將迎來6.2%的增長。石油產出國在去年經濟衰退1.5%后今年將會增長3.1%,嚴重依賴其他資源發展的國家在去年經濟下降4.7%的基礎上今年將迎來3.1%的經濟增長,而對資源依賴度較低的國家去年經濟下滑0.9%之后今年將增長4.1%。
報告指出,上述經濟增長預期仍面臨不確定性。疫情得不到控制、高債務、抑制資本流動的金融市場波動、大宗商品價格低迷、旅游市場停滯、僑民(向非洲)匯款減少、極端天氣事件以及社會不穩定等都是不利因素,但也存在有利因素,使經濟增長好于預期,其中包括新冠疫苗和相關治療取得有效成果,并在非洲自貿區得以全面實施,數字經濟和遠程辦公的不斷推進,使得非洲經濟結構轉型能夠持續改善。
報告稱,去年非洲宏觀經濟面已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平均通貨膨脹率達10.4%,其中許多國家的核心商品(食品和能源)通脹率大幅上升,依賴邊境貿易的國家貨幣大幅貶值,部分原因是外部資金流動受抑,包括僑民(向非洲)匯款、外國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和官方發展援助等受到負面影響。
報告認為,去年非洲財政預算赤字翻了一番,達到占GDP8.4%的歷史最高點,導致債務負擔增加,但寬松的逆周期貨幣政策和財政刺激計劃應該會支持非洲大陸的經濟復蘇。報告解釋,疫情導致非洲國家公共支出增加、稅收減少,預計2021年非洲國家平均公共債務占GDP比重將增加10%至15%,而2017年至2019年間這一比率穩定在60%左右。
對于解決債務困境、更好平衡治理與增長的關系,報告指出,非洲解決債務問題的辦法無序且漫長,給經濟造成負面影響;當前國際金融構架使得有序的主權債務重組難以實現;為了避免高昂的債務解決成本和限制債務危機再次發生,國際社會必須推動和加強全球協調;非洲國家必須采用促進債務重組的法律和金融創新;科學處理治理和增長之間的關系是非洲擺脫疫情和避免深陷債務危機的正確模式;非洲國家必須根除公共資源管理中任何形式的非法“流失”;數字化和公平競爭將是推動非洲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
報告還稱,新冠肺炎疫情破壞了此前非洲減貧所取得的成果。在2020年至2021年間,3870萬非洲人可能陷入極端貧困,使貧困總人數達到4.653億人,約占非洲人口的34.4%。報告估計,2020年和2021年將分別需要78億美元和45億美元才能使這些新增貧困人口的收入達到貧困線之上。